在万锦住了快十五年,我成了街坊邻居口中的“中餐活地图”。每次朋友聚会,总有人拍着桌子问:“喂,老张,今晚去哪儿搓一顿?”说实话,万锦的中餐圈太丰富了,从街边小摊到高档酒楼,藏着无数本地人的秘密据点。不是那种游客扎堆的网红店,而是真正让老饕们流连忘返的地方——食材新鲜、厨师手艺地道,价格还实在。记得去年冬天,我和几个老友冒着大雪钻进一家不起眼的粤菜馆,热腾腾的煲仔饭一上桌,瞬间驱散了寒意,那种烟火气,比什么米其林星星都来得真实。
先说我最常光顾的“龙舟海鲜酒家”,藏在Kennedy Road的一个小plaza里,门脸儿朴素,里头却总是人声鼎沸。老板阿强是广东移民,干了三十多年厨师,他的招牌菜——清蒸活鱼,选料讲究,鱼是当天从湖里运来的,蒸得嫩滑入味,配上自制的豉油汁,一口下去,鲜得眉毛都跳起来。价格嘛,人均二十加元出头,周末晚市得提前订位,否则挤不进去。上个月带家人去,小女儿抢着点了个避风塘炒蟹,香辣酥脆,连壳都啃得干干净净。这种地方,不是靠广告,全靠口碑,本地华人圈子里一提“龙舟”,没人不竖大拇指。
要是想吃点辣的,我推荐“川香园”,在Highway 7附近,店面不大,但那股子麻辣劲儿能把你魂勾住。老板娘是成都人,每道菜都亲手调味,招牌水煮鱼用活鱼现杀,汤底红油滚烫,花椒麻得恰到好处,不会呛喉咙。第一次去是陪个四川来的客户,他尝了一口就说:“这味儿,跟老家巷子口一模一样。”价格实惠,两人份的麻辣香锅才三十块,量足得够打包回家。不过得提醒一句,他们家辣度可选,我建议从“微辣”起步,不然第二天肠胃得抗议。
还有家“金玉满堂点心楼”,在Warden和Steeles交界的plaza,早上七点就开门,专做早茶。推车阿姨们嗓门洪亮,虾饺、烧卖现点现蒸,皮薄馅多,咬一口汁水四溢。我每周六雷打不动去那儿,点一壶铁观音,配几笼点心,看报闲聊,像回到广州的老茶楼。价格亲民,人均十五块吃到撑。有回碰上个老伯,他说在这儿吃了二十年,从单身汉吃到带孙子来,味道从未变过。这种坚守,比什么米其林榜单都珍贵。
万锦的中餐,不只是填饱肚子,更是一种生活仪式。从粤菜的清淡鲜美,到川菜的麻辣火爆,每家店背后都有故事——移民的奋斗、家族的传承。下次你来,别光盯着菜单,和老板唠唠嗑,或许能听到更动人的片段。毕竟,美食的灵魂,藏在人情味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