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幾年前,我剛開始工作時,每個月領薪水都覺得錢不夠用,總是被房租和生活開銷追著跑。那時候就想,如果能有一種方式讓錢自己幫我賺錢,該有多好?後來接觸到月供股票投資策略,簡直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它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金融魔術,而是透過每月固定投入一小筆錢買進股票或ETF,長期下來,讓市場的波動變成你的朋友。這種方法最棒的地方在於,它能自動化累積資產,讓你不知不覺中增加被動收入,就算你忙著上班或照顧家庭,錢還在默默為你工作。
月供股票的核心其實很簡單:設定一個預算,比如每月五千台幣,然後定期買進你選定的標的。聽起來容易吧?但關鍵在於堅持和紀律。我記得剛開始時,總想等市場低點再進場,結果往往錯過機會。後來學乖了,採用平均成本法,無論股價高低都照買,這樣反而分散了風險。舉個例子,假設你投資台積電這類龍頭股,當股價高時買少一點,低時買多一點,長期下來成本會攤平,波動反而成了助力。這種策略尤其適合上班族或小資族,不需要盯盤,靠時間複利就能滾出可觀收益。
不過,月供股票不是隨便買買就好,得先做好功課。我會建議新手從ETF入手,像是台灣的元大台灣50或美國的VOO,因為它們分散投資一籃子股票,風險相對低。設定預算時,務必量力而為,別影響生活開銷。我自己習慣用銀行或券商的自動扣款功能,每月薪水入帳就自動執行,省時又省心。幾年下來,我的被動收入已經能Cover部分生活費,那種自由感真的很踏實。當然,市場總有起伏,像2020年疫情時股價暴跌,我也曾猶豫要不要停扣,但堅持下來後,反而在反彈時賺到更多。
風險總是存在的,月供股票最怕的就是半途而廢或選錯標的。我遇過朋友一看到虧損就慌張停扣,結果錯失回升機會。所以,投資前先問自己:能堅持五年以上嗎?選股時,避開高波動的小型股,專注在基本面穩健的公司。另外,別把所有錢都壓在股票上,搭配定存或債券更安全。對我來說,這套策略就像種樹,初期看不到成果,但隨著時間,枝葉自然茂盛。現在回頭看,那些每月的小額投入,累積起來竟成了人生的重要支柱。
如果你還在猶豫,不妨從下個月開始試試。設定一個小目標,比如每月投資三千塊,選一支你熟悉的ETF。別擔心起點低,重點是養成習慣。記住,被動收入不是一夜致富,而是靠耐心和紀律堆砌出來的自由。當你看到帳戶數字慢慢增長,那種成就感會驅使你繼續前進。投資路上,我們都是學習者,一起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