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幫朋友處理新車貸款的事,讓我想到不少人在買車時都忽略了車貸的細節,結果多付了好多利息。我自己在美國、日本都待過,見識過不同國家的車貸市場,發現台灣的利率其實有彈性空間,只要懂點技巧,就能省下大筆錢。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一些實戰經驗,不是教科書理論,而是從真實生活中提煉出的心得。
先談談信用評分吧,這絕對是拿到低利率的關鍵。很多人以為信用報告只是銀行看的數字,但其實它像你的財務名片。記得幾年前我在東京工作時,想買輛二手車,當時信用分數不高,利率硬是比別人高1%。後來學乖了,定期檢查報告,還清小額債務,分數拉上來後再申請,利率直接砍半。在台灣,你可以免費向聯徵中心調報告,重點看有無錯誤紀錄,像遲繳卡費這種小失誤,修正後就能提升分數,讓貸款專員對你另眼相看。
再來是貨比三家,別急著簽約。車商常推合作銀行的方案,表面利率低,但藏著隱藏費用。我建議先上網查比較平台,像Money101或各家銀行官網,把利率、手續費、還款彈性都列出來。舉個例子,上個月幫表弟辦車貸,我們跑了三家銀行面談,帶齊收入證明和財力資料,最後談到比廣告利率低0.5%的deal。記住,銀行業務員也有業績壓力,主動提出競爭對手的報價,他們常會讓步。
談判技巧是門藝術,別怕開口砍價。很多人覺得利率是固定的,其實不然。我在德國學到一招:帶現金首付去談判。如果你能提高頭期款,比如車價的30%以上,銀行風險降低,利率自然好談。另外,貸款期限別拉太長,雖然月付少,但總利息驚人。試算一下,五年期貸款比七年期省下好幾萬,這錢夠你加一整年油了。
省錢不只在利率,還款策略也重要。提前還款是王道,但要看合約有無罰則。有些銀行允許部分提前還款,不收費,這樣本金減少,後續利息跟著降。我自己的習慣是每月多付一點本金,累積下來省了不少。還有,保險綁車貸時,別全聽業務推薦,自己比價第三方險種,常能找到更划算的組合。
最後提醒,市場變化快,經濟波動時利率可能上調。去年疫情期間,我觀察到銀行放寬條件,趁機鎖定固定利率方案,避免未來浮動風險。總之,買車是喜事,別讓貸款變負擔。多花點時間研究,你的荷包會感謝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