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出社會那會兒,薪水不多,每個月光是吃飯開銷就佔了大半。有次跟同事聚餐,結帳時他隨手刷了張信用卡,居然省了兩成,我才驚覺:原來吃飯也能這樣精打細算。從此,我開始研究各種信用卡優惠,試過幾十張卡,踩過雷也挖到寶。現在,連買碗牛肉麵都習慣先看回饋,不知不覺省下不少錢。這不是什麼高大上的理財課,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智慧。
說到吃飯省錢,現金回饋卡絕對是首選。像我有張A銀行的卡,平日餐廳消費一律5%回饋,週末甚至衝到10%。上個月在東區那家日式燒烤店,三個人吃兩千多,結帳直接扣掉兩百塊,感覺像撿到寶。不過,別被高%數騙了,有些卡有門檻限制,比如月刷滿一萬才生效。我曾經衝動辦了張號稱8%回饋的卡,結果發現只限特定連鎖店,我家巷口的小吃攤根本用不上,白忙一場。
積分卡也不錯,但得算清楚兌換率。B銀行的點數卡,累積到一定量能換餐券或免費餐點。去年我靠點數換了兩次五星飯店自助餐,省了快三千。但積分系統很考驗耐心,有的點數半年就過期,不小心就浪費掉。我建議搭配APP追蹤,像我用C銀行的工具,自動提醒到期日,還能比對哪家餐廳給最多點數。這招在夜市小吃攤特別好用,綁定行動支付,掃碼付款再賺額外回饋。
當然,聯名卡是隱藏版好物。D餐廳和E銀行合作那張卡,每次消費送折價券或免費小菜。有次帶家人吃火鍋,刷完卡立刻拿到下次用的百元券,連服務生都笑說我太會算。但這類卡限制多,只能綁定特定品牌,如果你愛嘗鮮不同店,就別辦太多張。我現在只留兩張主力卡,一張泛用型回饋,一張專攻連鎖餐廳,避免錢包爆炸。
用信用卡省錢,聽起來簡單,卻藏著陷阱。我朋友曾為了高回饋狂刷卡,結果卡債滾到十幾萬,吃飯省的小錢全賠進去。記得量力而為,設定每月預算,優先選免年費的卡。另外,留意優惠變動,銀行常偷偷調降%數。上週我的F卡回饋突然砍半,氣得我直接剪卡換別家。省錢是好事,但別讓信用卡綁架生活。
推薦幾張真心好用的卡:G銀行的現金回饋卡無腦刷,餐廳一律4%起跳;H銀行的點數卡兌換門檻低,適合小資族;I餐廳聯名卡則專攻愛吃鬼。最後提醒,省錢之餘也支持在地小店,有些老字號只收現金,但人情味更值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