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帮表弟从芝加哥搬去凤凰城,站在他堆满纸箱的客厅里,我突然想起自己十年前第一次跨州搬家的狼狈相。那会儿刚毕业,穷学生一个,咬咬牙租了辆U-Haul小卡车,结果开上高速才发现后视镜视野被塞得满满的家具挡了一半,方向盘沉得胳膊发酸,开到中途小城加油站过夜,蜷在驾驶座上睡觉,第二天浑身像散了架。现在回想起来,要是当时懂点门道,也不至于掉层皮。在美国搬个家,尤其跨州这种长途,真不是打包几个箱子那么简单,里面门道多着呢。
先说最糙但也最省银子的法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租个U-Haul或Budget的卡车,从10英尺到26英尺的都有。10英尺小车便宜,一天基础费几十刀,但塞张双人床就差不多满了,适合单身汉。26英尺的巨无霸能吞下四房别墅的家当,可每天租金直奔$150,还得算上每英里$0.99起的里程费。更磨人的是驾驶体验——开辆两层楼高的铁皮柜穿山越岭,遇上怀俄明的横风或者科罗拉多的陡坡,方向盘能把掌心磨出水泡。装卸更是体力活,去年我邻居叫了两个棒小伙帮忙,结果三人抬沙发时把公寓走廊的吊灯撞了个稀碎,赔的钱够请专业搬运工了。
想要省力点?PODS或U-Pack这类\扔个集装箱在你门口\的服务是折中方案。他们把集装箱送到你家车道,给你三天时间慢慢填满,再拉走运到新家。8英尺集装箱月租$200起,16英尺的$400左右,运费按距离算,从东岸到西岸大概$3000上下。好处是不用赶时间拼命装车,还能当临时仓库用。但要注意社区规定——我家旧公寓就不准大型集装箱在路边停超过24小时,最后多交了$150的\超时占道费\。
真图省心就找专业搬家公司。从Allied到United Van Lines,这些大公司派团队上门打包,连衣柜里的衣服都原样挂进移动衣柜箱。但价格也最烫手:一车家具从纽约搬到洛杉矶,基本运费$5000起跳,如果家里有施坦威钢琴或古董玻璃柜,还得再加几百到上千的\特殊物品费\。更别说那些藏在合同小字里的坑:比如\立方英尺计费\听着合理,可等家具全塞进卡车,他们才告诉你堆叠技巧让体积膨胀了15%;\估值保险\按每磅$0.6赔偿,真摔碎你祖母的陶瓷,赔的钱还不够买只咖啡杯。
费用这潭水深得很。除了距离和货物体积,淡旺季能差出三成价——五月到九月搬家旺季,同样的路线可能比冬天贵$2000。附加费更是防不胜防:楼梯搬运费(每层$75)、长步行费(从卡车到门口超75英尺就收费)、甚至燃油附加费(最近见过最高12%的)。去年我同事被收过最离谱的\狭窄街道费\,因为搬家卡车太大进不了他新家的巷子,工人多推了50米平板车,账单上赫然多了$340。
想少踩坑?六月别搬家,避开毕业季和暑假高峰;打包时自己拆解床架和桌子,省下每小时$50的拆卸费;重要文件珠宝药品永远随身带——有朋友托运的箱子在运输中延迟两周,差点误了处方药续药。最关键是拿到报价单后,一定查搬家公司USDOT号码,上FMCSA官网看投诉记录。我吃过亏的:某公司口头承诺$3800,签合同时变成\预估价\,最后结账飙到$6200,理由是\实际重量比预估重了900磅\。
现在表弟的新家已经安顿好了。他最后选了折中方案:租了U-Pack集装箱,自己打包但雇了本地小时工装卸,总花费$2300。搬家那天我提醒他给每个箱子标上房间号和物品清单,结果他灵机一动用不同颜色荧光贴纸区分,工人卸货时直接按颜色往屋里送,省了两小时归类时间。你看,跨州搬家像场战役,但弹药充足战术灵活的话,总能少丢几个\兵\。
F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