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价工具是雷达,但别迷信单一平台。 Google Flights 是我最常用的起点,速度快,界面清晰,能快速扫描附近机场、不同日期组合。但它不是万能的。像Skyscanner的天网功能(不指定目的地,搜索“世界各地”或某个大洲)、Momondo(有时能找到Google Flights遗漏的OTA价格或小众航司)都得交叉验证。重点来了:查到心仪价格后,务必跳转到航空公司官网确认! 官网常有独家折扣、更灵活的退改签政策(有时甚至免费退改24小时)、以及累积里程的完整性。第三方平台(OTA)如Expedia、Kayak在打包酒店时可能有优势,但纯机票,官网往往更安全可靠,尤其涉及改签退票时,少很多扯皮。
里程和忠诚度计划,是长线投资的游戏。 别嫌麻烦,常飞的航司,一定注册会员。哪怕飞得不多,累积的里程也能在关键时刻换张免费票或者大幅升舱。更重要的是,会员常能收到定向促销邮件,比如“会员专享XX航线折扣码”,外人看不到。关注一两家主要航空联盟(星空、天合、寰宇一家)的核心成员,集中累积里程更有效率。另外,开一张航空联名信用卡(比如Chase Sapphire Preferred/Reserve, Amex Platinum, Citi AAdvantage等)往往是快速累积大量开卡里程的捷径,足够换一张国际往返票。但切记,开卡前算好年费是否值得你的消费习惯。
设置价格提醒,让科技替你盯梢。 Google Flights、Kayak、Hopper这些工具的价格跟踪(Price Alert)功能一定要用起来!设定好你的路线和大致日期范围,一旦价格下降,邮件或APP推送立马就到。尤其是出发日期还比较远的时候,价格波动频繁,一个及时的提醒能帮你抓住突然出现的“闪促”或临时调价。我上次去东京,就是靠Hopper的提醒,在出发前两个月突然降价时果断入手,省了将近400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