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翻到相册里五年前在中金楼下咖啡馆拍的工作证,蓝底照片上那个扎马尾的姑娘眼神里都是忐忑。当时刚通过终面收到offer,激动得把录取邮件读了十几遍,连「Associate」这个抬头都要查字典确认具体职级含义。如今带的新人常问我:「学姐怎么从战战兢兢的菜鸟熬成能独立带组的?」这问题让我对着办公室落地窗外的国贸夜景笑了好久——哪有什么熬字诀,全是血泪踩坑记。
中金的职级阶梯像精密的瑞士钟表。分析师(Analyst)起步月薪确实能到3万+,但别被社交媒体炫耀帖骗了。我当A时每天工作到凌晨,有次做跨境并购案连续三天睡在会议室地毯上,清晨用冷水拍脸时在洗手间镜子里看见自己眼底出血丝。晋升Associate那年圣诞夜核对协议条款到十一点,下楼发现整栋国贸二期只剩我们组灯光亮着。VP(副总裁)才是真正分水岭,带团队做承销时项目奖金可能超过全年base pay,但代价是某次路演前夜急性肠胃炎,边输液边改PPT,手背胶布贴着留置针敲键盘。
说到薪资更需破除滤镜。前台部门deal team收入确实耀眼,可中后台同事可能拿着低30%的薪资干着更琐碎的活。当年同批入职的合规部女孩苦笑说:「你们项目奖金够买爱马仕,我们加班费只够买hermes纸巾。」年终奖从来不是简单乘月份数,有年碰上政策变动,整个TMT组奖金池缩水40%,组里怀孕的姐姐默默退掉了预定好的月子中心。
女生在中金生存要懂「柔术」。有次陪客户喝到凌晨,对方董事借着酒劲拍我膝盖说「小姑娘酒量不错嘛」,我立刻举起茶杯:「以茶代酒敬您,明天还得给您演示估值模型呢」——既没拂面子又守住底线。更关键的是练就「高光捕捉力」:在项目会议上被男同事抢话时,我会等他说完补一句「刚刚David提到的流动性分析,我补充些实操中遇到的特殊案例」,用专业数据夺回主导权。桌下高跟鞋早踢到角落,踩着平底鞋在二十层办公区疾走如风才是常态。
最近帮团队里94年姑娘准备晋升答辩,她焦虑地问要不要报某机构的天价金融课。我翻出自己当年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泛黄纸页上除了财务模型公式,还记着某次被客户刁难时董事总经理的解围话术。真正值钱的从来不是证书,是深夜里啃完的招股书附录,是替同事收拾烂摊子时积累的跨部门人脉,是穿着高跟鞋站五小时路演后,还能笑着指出投资人计算误差的专业底气。
去年拿到MD头衔那晚,站在陆家嘴餐厅露台看黄浦江游轮驶过。手机弹出条消息,带过的实习生兴奋地说收到中金offer。突然想起多年前那个在咖啡馆反复看邮件的自己。这地方像座镀金牢笼,有人困在Excel表格里,有人踩着函件堆成的阶梯往上走。所谓秘籍不过六个字:活下来,别认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