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飘着温哥华的雨,我正翻着刚给小侄女办好的中国签证复印件。这已经是近两年我帮第三个朋友家孩子跑这类手续了,每次看到新手爸妈面对表格时茫然的眼神,就想起自己第一次踩过的坑。给孩子办中国签证和成人确实不太一样,尤其那些必须父母双方签字的文件,少一份都可能让你白跑一趟领事馆。 上周在列治文签证中心,又遇到个着急的妈妈因为孩子照片耳朵没完全露出被退回。其实这类细节只要提前注意就能避免。先说最关键的申请表,现在必须在线填写后打印,千万别手写。照片尺寸严格按33mm×48mm,白底,头顶到下巴要在28-33mm之间。最容易被卡的是签名——14岁以下孩子不用签,但父母得在\”代签人\”那栏各自手写签名,还要在申请表第1页和第8页的虚线框里各贴一张近期照片。 材料准备要像拼乐高般精确:孩子加拿大护照原件+复印件(有效期需余6个月以上),如果旧护照有中国签证也要复印。出生证原件及复印件最容易被忽略的是父母信息页。父母双方护照首页复印件,枫叶卡正反面复印件(非公民需提供)。最特殊的是监护证明——我上次带朋友办时,工作人员特意强调必须父母双方带孩子同去领事馆,当场签同意书。如果单亲或父母一方缺席,得提前办法律文件公证。 邀请函是另一重头戏。国内亲友手写或打印都行,但必须附邀请人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内容要写明孩子中英文名、护照号、出生日期、访问目的(探亲就写\”探望祖父母\”比写\”旅游\”更易通过)、停留地址精确到门牌号。去年帮同事办时因地址只写到小区名,被要求补了房产证复印件,耽误整周时间。 温哥华领事馆现在实行预约制,官网放号多在凌晨更新。我总建议家长提前两个月准备,旺季像暑假前签证中心能排到三周后。现场交材料时孩子必须到场!亲眼见过有位爸爸独自带材料被劝返。缴费只收借记卡或现金,普通办理4个工作日,加急多付$35第二天可取。领签证时记得核对所有信息,尤其姓名拼音是否与护照一致,去年有孩子把\”Li\”打成\”Lee\”导致无法登机。 特别提醒混血家庭:如果孩子曾办过旅行证或父母一方是中国籍,要额外准备户口注销证明。我邻居中加夫妇去年就因这个被要求补材料,差点错过回国航班。所有中文材料不需要公证翻译,但建议在复印件上用铅笔标注英文关键信息,比如出生证上的父母姓名。 最后的小贴士:给孩子带点零食和水,温哥华领事馆等候区常排一小时以上;材料用彩色标签分类贴好能加快受理速度;复印件建议多备一套,有次前台复印机故障全靠备份救急。当窗口人员把贴着签证的护照递出来时,那种\”终于搞定了\”的幸福感,绝对值得前期所有折腾。 高频问题解答 |
说实在的,当初决定从美国搬来加拿大,除了那点对枫叶和全民医保的向往,心里最打鼓的就是工作。怕找不到合适的,怕薪水落差太大。但真在这边摸爬滚打几年后,发现加拿大这 ...
每次在多伦多的华人超市看见货架上堆得满满的西洋参和奶粉,我就想起国内亲戚们的嘱托。上周刚打包了两罐给表弟孩子的雅培奶粉,还有给二姨夫的枫糖浆——这些年从加拿大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