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网

华人网 华人网 海内华人 历史 查看内容

1998年,印尼两次排华,30万华人被屠杀,我国为何没有出兵解决?

2024-2-2 21:52| 发布者: 华人网| 查看: 3294| 评论: 1

摘要: 1998年,印度尼西亚爆发的大规模骚乱中,华人成为了严重的受害者。这次事件的影响深远,使得数以几十万计的华人陷入了无辜的苦境。在这场动荡中,暴徒蓄意冲击华人开设的商店、餐厅和银行,掠夺了他们的财产。更为令 ...
1998年,印度尼西亚爆发的大规模骚乱中,华人成为了严重的受害者。这次事件的影响深远,使得数以几十万计的华人陷入了无辜的苦境。

在这场动荡中,暴徒蓄意冲击华人开设的商店、餐厅和银行,掠夺了他们的财产。更为令人震惊的是,暴徒对待华人的手段之残忍。无辜的华人成为暴力行为的直接对象,他们面临着来自枪口、棍棒和尖刀的严重威胁,导致大量华人不幸丧生。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1965年9月,印尼的政治风云突变,一场政变将前总统苏哈诺推翻,军人集团以苏哈托为首建立了新政权。这次政变不仅改变了国家的领导层,更在印尼社会引发了深远的影响。

前总统苏哈诺是亲苏派的领导人,他一直努力扩大印尼的共产党势力,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苏哈诺甚至在1962年访问了中国,展示了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浓厚兴趣。






然而,苏哈托上台后,政权发生了巨大变革。苏哈托深深根植于亲美的思想中,迅速向美方表达了自己的忠诚。他采取了一系列禁令,针对印尼的华人社群实施歧视政策,包括禁止使用中文、禁止华人上大学、禁止华人从事商业活动等。更为严重的是,他直接宣布要肃清印尼境内的共产党,这对曾受到中国支持的印尼共产党成员构成了巨大威胁。

苏哈托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散布谣言指责中国是这场政变的幕后策划者。许多对中国不了解或早就对华人怀有不满情绪的本地人开始聚集,形成了对华人的敌意。这为第一次针对华人的屠杀埋下了伏笔。

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中国曾大力支持印尼共产党,许多华人也积极参与该党。然而,苏哈托的上台使得这些华人成为政治的替罪羊。


在1966年,印度尼西亚爆发了一场令人痛心的排华浩劫,不仅本地居民,就连政府和军队也公开参与排华行动。

受到烧杀抢掠的华人们感到深受压迫,他们寄托希望于中国大使馆,却遭遇了出乎意料的残酷打击,因为印尼方竟然连大使馆都不放过,大肆驱逐大使馆的工作人员。

这场荒唐至极的浩劫中,至少有十万华人丧生,他们在无辜之下遭受了暴行,而这一悲剧也被《远东经济评论》不完全统计所记录。这段时期,华人社群饱受痛苦,无助地面对来自政府和社会的极端排华情绪。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泰国的危机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波及到了东南亚各国,其中印尼作为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深受其害。国内经济逐渐崩溃,社会动荡不安,苏哈托作为统治者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压力和民众的抱怨。

1998年5月13日至15日,原本是为推翻苏哈托政权而发起的政治运动,却在有心人的操纵下演变成一场令人痛心的“排华” 暴乱。雅加达的街头平日里车辆有序行驶,行人悠闲走过。突然间,满载当地居民的公交车逐渐驶来,车上的人兴奋异常,手舞足蹈地吼叫。

公交车停下后,人们从车窗跳下,手持各种武器,分散成几路。一些人直接袭击那些被认为是中国面孔的男性,一些对妇女和儿童进行凌辱后再加以杀害,还有一些冲入华人的商店,将商品抢劫一空。更加令人痛心的是,还有人手持点燃的棍棒,烧毁华人的房屋。这场暴乱无所不用其极,恶行满目,令人发指。

原本宁静的街头瞬间变成了混乱的地狱,无辜的华人在这场疯狂的暴力中成为了受害者。

在1965年的印尼政变后,雅加达一片混乱的火光中,数以千计的华人工厂、店铺、房屋和住宅被纵火烧毁。这场残忍的屠杀更是造成了约150名华人妇女被强暴,近1200名华人失去了生命。为何印尼会对华人如此残酷?答案藏在历史的深处。





首先,我们需要回溯到殖民时期,印尼是荷兰的殖民地。荷兰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的长期统治,采用了一种阴险而狡诈的策略:将华人和原住民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利用华人来剥削印尼土著。

通过宣传手段,荷兰政权成功地煽动了华人与土著之间的矛盾,声称“华人在压迫你们”、“华人让你们这么穷”。这一计谋成功地使两个族群产生了无法合作的隔阂,为后来的排华情绪埋下了伏笔。

华人在这一过程中被用作替罪羊,被描绘成压迫者的代表。时间流逝,许多印尼人开始相信自己的苦难和贫穷都是华人一手造成的。这为后来的排华行动提供了合理化的理由,使得社会上形成了对华人的敌意。

其次,经济原因也是这场悲剧的根本原因。自唐朝以来,中国人就陆续南下,到了20世纪,印尼成为华人聚居最多的地方之一。

印尼的华人凭借着聪明灵活的头脑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成功地在当地社会中崭露头角。在占总人口5%的情况下,印尼的华人却掌握了整个国家70%的经济命脉。





这不仅引起了当地人的嫉妒,也导致了华人在社会上遭到欺负的情况。当时的印尼,华人虽然在数量上处于下风,但他们的经济地位让他们成为了众矢之的。

因此,当政权发生变革,社会动荡之际,这些历史原因让印尼社会沉浸在对华人的仇恨之中。暴力屠杀成为了对这个曾经被视为富有的少数族群的报复,将他们推向了悲惨的深渊。

对于那些每日为温饱而担忧的土著印尼人而言,看到华人在占有土地、拥有相对富足的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嫉妒和仇富情绪。这种心理差距在一些愤世嫉俗的印尼人中得到了放大,成为排华情绪高涨的助推因素之一。

政治原因也在推动印尼排华情绪升温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印尼经济急剧下滑,失业率飙升,社会动荡不安。在这个动荡时刻,苏哈托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联合特种部队司令普拉博沃·苏比安托,谋划通过挑起民族对立,将焦点引向印尼华裔,从而分散了国内对政府不满的注意力。这种政治手段使得排华情绪得以在社会中迅速蔓延。

另一方面,华人社群当时在印尼并没有参与政治的强烈意识,他们主要专注于经济和贸易活动。缺乏政治话语权使得他们在面对不公事件时无法及时表达诉求,也难以有效维护自身权益。这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找到了机会,通过挑拨离间,制造对立,来实现他们的不正当目的。

印尼作为全球伊斯兰教信徒最多的国家之一,与中国过去的文化传统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主要受到佛教、道教等的影响。这差异不仅在文化教养上存在显著差距,而且在思想观念等方面也产生了深刻分歧,为两个族群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埋下了伏笔,有时甚至无法和解。






因此,基于这些根本差异,印尼人心中积压多年的排华情绪终于在特定的社会动荡时期得到释放,演变成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屠杀事件。

事件发生后,中国强烈谴责了印尼的残暴行径,而国际上的批评声音也是如潮水般汹涌而至。《纽约时报》和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纷纷刊登了关于印尼屠杀华人事件的报道,将印尼人的残忍行为暴露于国际舆论之下。

印尼政府开始面临来自国际社会的越来越大的压力,最终,在整整5年后,他们不得不开始处理参与屠杀的200多名高级军官,并秘密签署了所谓的“中印两国谅解备忘录”。

印尼政府并未提供确切的统计数字,拒绝公开屠杀致死的华人人数,并且拒绝为此事件正式道歉。就连印尼当地的群众也选择避而不谈这段令人痛心的历史。


面对印尼对华人的残暴行为,许多华人纷纷向中国政府发出求助。中国政府得知消息后,立即向印尼方面提出了强烈的抗议,表达了对华人遭受不公对待的关切。然而,印尼方对此不以为然,对中国的抗议置之不理。

尽管华人们寄望着中国政府能够出兵干涉,但中国政府却陷入了一系列复杂的考量。首先,早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与印尼等国家签署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中之一就是互不干涉内政。






这一原则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使得在印尼内部问题上进行武力干涉成为不可取之举。华人们尽管遭受不公待遇,但已经自主选择了印尼国籍,他们成为了印尼公民。因此,中国政府介入印尼内政将涉及侵犯印尼主权,违背了和平共处的原则。

其次,中国当时正面临着国内外多重问题,包括1998年的特大洪水、金融危机波及国内经济等。这使得中国政府无法轻易派遣军队参与印尼的内部冲突。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出兵并非一个切实可行的选择。

尽管中国无法通过武力震慑印尼,但中方并非坐视不管。在1965年首次针对华人的屠杀中,中国政府充分扮演起了华人们的坚强后盾和庇护者的角色。中国政府通过四次跨国行动,成功接回了被迫流离失所的华人侨民,为他们提供了温馨的家园和安全的避风港。


1966年9月14日,黎明前的广州黄埔港新码头上停泊着一艘准备妥当、整装待发的轮船,它即将承载着一批险遭荼毒的华人离开印尼,踏上回国的旅程。这艘名叫“光华轮”的大船在曙光中正式启航,它成为了中国政府实施的第一次接侨行动。

这次接侨行动的成功,使得“光华轮”成为了中国政府在国际舞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十多天后,这艘轮船顺利地抵达国内,1006名华人得以安置,逃离了在印尼面临的种种威胁。而这只是接侨工作的开始。






1966年11月20日,第二次接侨行动展开,“光华轮”再次载着1076名华人平安回到祖国。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政府克服了印尼方的重重阻挠和刁难,不惜花费大量财力和人力,成功将这些陷入水深火热的侨民接回国。

1967年1月19日和1967年5月6日,分别是第三次和最后一次接侨行动,共计载回1071人和1099人。

接侨工作并非轻松的事。中国政府在国际压力下,冲破各种阻碍,付出艰辛努力,才将这些华人侨民平安带回国内。这一过程彰显了中国政府对海外华人的关切和坚定的救侨决心。

尽管当时的中国面临国际上的不公,但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中国政府虽然当时可能忍辱负重,却也在不断积累国际经验和实力。如今,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强大,掌握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为了实现印尼的发展目标,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印尼必须摒弃对华人的成见,追求开放和包容。只有共同携手,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一个更加团结、繁荣的国家。

幸运的是,在苏哈托时代结束后,印尼开始反思1998年发生的屠杀事件。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他们积极宣传“人人平等”的理念,禁止群众对华人的歧视。与此同时,印尼还与中国及华人群体拓展合作领域,以友好的态度迎接两国间的合作新时代。






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忘记那段屈辱,忘记那些令人痛心的瞬间。中国人民历经战火与苦难,这启示着我们珍惜和平与富强的来之不易。我们必须铭记历史,珍视和平,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MC俱乐部 2024-4-11 17:20
得了,别再美化了,看看各地中国使馆对当地人的态度,你就呵呵了,连奶粉都管不好,算了吧

查看全部评论(1)

微信群
华人网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为网友自行发布或转载网络公开内容,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违规或侵权可邮件至9519990@qq.com处理。本站为公开内容载体,对用户发布内容仅承担基础违法筛删,其他责任发布者承担。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