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婴儿安全岛”。 记者从推动建立“弃婴安全岛”的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8个省区市“试水”建立“弃婴安全岛”,以及时发现和救助弃婴这一社会上最弱势的群体,保障弃婴最基本的生命权。 目前,河北、天津、内蒙古、黑龙江、江苏、福建等10个省区市已建成25个弃婴岛并投入使用,还有18个省区市正在积极筹建弃婴岛或弃婴观察救治中心。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此前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我国,遗弃婴儿属于违法行为,也为社会道德所不容。设立弃婴岛,正是基于生命至上、儿童权益优先的原则,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精神是一致的,与刑法打击弃婴犯罪也是并行不悖的。 广州 15天接79名弃婴 春节期间,广州市设立的首个“弃婴安全岛”,10天内接收到33名弃婴。记者获得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弃婴岛在15天内接收的弃婴数量已增至79名。 “虎毒不吃子,今天遗弃骨肉如同用刀削骨,医生说我儿的病情无药可治,留在家中会导致更大的家庭悲剧。”这是一个落款为“没有资格为人父”的人在广州市社会福利院门外的弃婴岛内留下的字条。 在这个弃婴岛内,近三分之二的家长留下了字条或现金,表示遗弃孩子属万般无奈之举,希望孩子能够得到医治,保住性命。从性别上看,弃婴中男孩子占多数,打破了以前社会存在的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遗弃因素。据新华社 南京 两三天收1名孩子 南京弃婴岛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后宰门的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门口的东侧,弃婴岛只有5平方米,去年12月11日启用,当天下午就有一名出生不到一周的男婴被送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收了160名弃婴,平均每两三天就能收到一名孩子,其中最小的是刚出生,甚至连脐带都没弄好。据现代快报 天津 弃婴最大5岁最小零岁 天津婴儿安全岛,自今年1月1日启用以来,截至目前,共接收弃婴15名。其中,男孩10名,女孩5名,年龄从零岁到5岁不等。经初步诊断,这些弃婴均患有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疾病,如脑瘫、先天性心脏病以及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唐氏综合征等。 天津市儿童福利院设立婴儿安全岛,是一种人性化救助措施。福利机构不能阻止弃婴行为的发生,但可以让孩子活得有尊严。弃婴的父母或者其他人员在遗弃孩子时,往往会选择较隐蔽的方式和地点,这使原本就患病的孩子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病情加重,甚至造成死亡,婴儿安全岛是给这些小生命提供一个躲避危险的机会。 西安 60余名弃婴属于病残 去年11月29日,陕西省首个“婴儿安全岛”在西安市儿童福利院悄然启动投用。目前已经运行两个半月,共收到弃婴60余名。 在悄然运行一周后,去年12月4日晚,婴儿安全岛迎来第一个“岛民”,这是个不满一个月大的男婴。记者昨日获悉,截至目前,西安市“婴儿安全岛”已经运行两个半月,接收弃婴60余个,全部属于病残婴儿,其中男婴居多。由于救助及时,弃婴的存活率大幅提高。据西安晚报 探访 石家庄弃婴成活率提高 2011年6月,石家庄设立全国首家“婴儿安全岛”。昨天,记者轻轻推开小屋门看到,屋内有一张婴儿床和一个婴儿保温箱。虽然“安全岛”外还有积雪,但小屋内保温箱上显示温度为25.2摄氏度。据福利院业务科工作人员介绍,“安全岛”内安装了红外线感应装置,弃婴被放入安全岛后,红外线感应装置会发出报警信号,福利院值班工作人员便及时出来安置婴儿。 福利院保健医生陆红妍介绍,经入院体检,“婴儿安全岛”接收的弃婴带有外伤、发高烧以及患肺炎等疾病的数量锐减,成活率显著提高。 昨天午饭时间,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儿童中心的孩子们吃的是面条,有西红柿鸡蛋和酱肉丁两种卤。“这里是零岁至14岁的孩子,按年龄段来分,主要集中在一岁半至三岁,其中有不少是通过安全岛接收的。”福利院儿童中心后勤负责人告诉记者,“孩子们按年龄段有自己的食谱,婴儿是奶粉,三岁以下以流食为主,三岁以上考虑到营养搭配,一周内饭菜几乎不重样,早餐有面包、奶、鸡蛋、米粥、馒头等,午餐多是米饭和两种炒菜,晚餐有菜汤、花卷、馒头等。”
记者在福利院儿童中心看到,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张干净整洁的小床,活动室和一般幼儿园没有两样。“这些孩子一出生本来就身体不健康,接着又没了父母,为了让他们感受更多的温暖,这里每三个工作人员管理一个班,每班约10名孩子,三个管理员轮班倒,24小时不离人。”一名管理员阿姨告诉记者,“照看孩子的确是辛苦些,但这是良心活儿,时间一长,孩子们会跟你建立深厚的感情,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刚设立婴儿安全岛时,这一新生事物通过媒体报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也曾受到诸多质疑,有人曾担忧此举可能助长弃婴现象。但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福利院共接收弃婴105名;2010年共接收弃婴83名;2011年6月设立“婴儿安全岛”至今2年8个月,共接收弃婴220多名,从接收弃婴数量来看,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加趋势。据新华社 快评 “弃婴安全岛”不是终点 在我国,遗弃婴儿属于违法行为,也为社会道德所不容,但遗弃婴儿事件还是屡屡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弃婴安全岛”的大量出现无疑是对弃婴生存权利的一种有效保护。这些场所的出现改变不了积习已久的遗弃婴儿行为,但可以肯定,它们必将改变众多被遗弃婴儿的命运。 弃婴现象既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原因;既有观念问题,也有现实问题。“弃婴安全岛”作为一种救助手段,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解决弃婴问题。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从社会保障体系、福利制度、公益支援、法律普及和执行等多方面着手,形成弃婴救助的完整链条,也许才能杜绝弃婴现象。 据新华社 争议 拯救弃婴 还是纵容弃婴 设置弃婴岛是否变相纵容了弃婴行为,弃婴岛背后隐藏着哪些社会之痛,如何真正有效地减少弃婴行为……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儿童福利领域的专家学者,直面争议中的“弃婴安全岛”。 2011年6月,我国首个“弃婴安全岛”在河北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门口诞生。争议声中,赞同者认为,设立弃婴岛提高了弃婴的存活率,保障了弃婴的生命安全;质疑者则认为,设立弃婴岛是对遗弃行为的变相纵容和鼓励。 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主任李波认为,要理性看待保障婴儿生命权与打击弃婴犯罪之间的关系,二者只是在保护弃婴生命权益的环节上有先后之分,法律重在预防,弃婴岛重在补救和应对。 李波指出,石家庄、南京设置弃婴安全岛后,安全岛弃婴数量增加了,在街头巷尾等其他地点捡拾的弃婴就减少了,弃婴总量并没有增多。并且,由于救助及时,弃婴的存活率大幅提高。 儿童福利保障制度缺失 据广州市社会福利院院长徐久介绍,福利院建立弃婴岛以来,接收的弃婴大多在一岁以下,都患有脑瘫、唐氏综合征、血液系统疾病等中重度疾病。从性别上看,弃婴中男孩子占多数,打破了以前社会存在的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遗弃因素。 根据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儿童抚育部主任冀刚的粗略统计,全国各地目前设立的“弃婴安全岛”接收的弃婴,约99%都是病残儿童。婴儿被遗弃的原因主要是家庭无法承受昂贵的医疗费,无法承受呆傻孩子将来的特殊教育费用,很多家庭担心因病致贫,这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当前我国儿童福利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冀刚说,只有持续的体制保障,才能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减少弃婴行为的发生。 完善制度保障方能治本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认为,孩子不仅仅是家庭的,更是社会的,是国家的。未来儿童保护制度、福利制度完善的方向,就是政府要和家庭共同承担起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 李波认为,当前,要建立残疾儿童免费康复和特殊教育制度,健全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同时,要加强孕前、孕期指导和检查,提高生育技术水平,通过源头治理,降低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记者了解到,民政部正在探索建立儿童家庭支持福利制度,对困境儿童实行分类保障,建立新生儿营养补贴、贫困家庭子女津贴、残疾儿童医疗康复和家庭护理补贴、收养残疾儿童津贴等儿童福利制度,加大政府对困境儿童和家庭的支持扶助力度。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