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四的高等商学院学生经常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自生成式人工智能进入社会三年后,高等教育正在对其影响进行评估。 法国大学校会议(Conférence des grandes écoles, CGE)委托 Iéseg 商学院的初创学生企业对这一新工具对学习的影响进行了调查。调查涵盖了学生使用方式、教学适应、作弊风险……所有学生和教师关心的问题都得到了梳理。
这项工作于11月6日发布,首先显示三分之四的学生经常使用(每天或每周多次)人工智能工具。而教师使用这一工具的速度相对较慢,仅有52%的教师经常使用。与此同时,有15%的教师从未尝试过人工智能工具,而学生中这一比例仅为4%。CGE 的这项调查覆盖了1000名教师和4000名法国高等商学院学生。
对人工智能的信任随学历水平下降在工具选择方面,绝大多数学生选择 ChatGPT。OpenAI 开发的这一语言模型有98%的学生在使用。不过,也有学生尝试其他应用程序。近三分之一的学生(29%)使用微软的 Copilot,28%使用谷歌的 Gemini。翻译应用 DeepL 也广受欢迎,有一半的学生(54%)使用。而法国的人工智能工具 Mistral 的 Le Chat 则相对不受欢迎,仅有10%的学生使用。
从使用方式来看,七成学生使用人工智能进行信息检索,62%用于文本修改与校对,54%用于翻译。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其用于更高级的用途,如生成图片或视频(33%)、自主学习新技能(35%)或编程辅助(45%)。 CGE 的调查还指出,人工智能的使用存在一定阻碍。总体来看,信任度随学历水平下降:本科生平均给人工智能的可靠性评分为5.6/10,硕士二年级学生为5.3/10,而博士生仅为4.8/10。安格尔艺术与工艺学院(Arts et Métiers)校区校长、此次调查向 CGE 汇报的负责人 Amandine Duffoux 表示:“我们认为这一差异可能有两种解释:一是博士生年龄较大,因此对工具的信任度较低;二是博士生批判性思维更强,因此能够更客观地评估这些工具。” 总体来看,65%的学生担心人工智能生成结果的可靠性。当人们了解到语言模型传播虚假信息的概率在2025年8月被评估为35%时,这种担忧是合理的。但学生们也有其他担忧。近五分之二的学生(42%)担心可能产生依赖,而几乎相同比例的学生(41%)在使用人工智能时考虑伦理问题(如环境影响、个人数据保护等)。同时,42%的学生担心在使用人工智能时可能会受到处罚。 最后一点担忧部分源于许多学生对人工智能使用规范的不确定性。对于“贵校是否为学术作业中使用人工智能制定了明确规则?”这一问题,21%的学生回答“是,非常明确”,但35%认为规则不够清晰,24%表示不清楚是否有相关规则。近21%的学生表示学校根本没有制定相关规则。
教师调整教学方法CGE 的研究显示,自人工智能出现以来,超过一半的教师(56%)已经调整了自己的教学实践。其中,76%的教师这样做是为了降低作弊风险,23%是为了评估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工具的情况。近56%的教师表示,人工智能的出现促使他们调整了评估方式。
学生对人工智能影响职业发展的看法总体来看,学生对这一新技术可能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持较为中立的态度。近53%的学生认为其影响积极,而19%的学生认为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