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里夏夜的風裹著啤酒泡沫的氣息,吧檯電視螢幕閃爍著紅黃色。2018年6月,我們這群擠在拉丁區小酒館的留學生,盯著西班牙隊23人大名單議論紛紛——那年出征俄羅斯的名單,像一顆裹著蜜糖的苦藥丸,甜在紙面實力,苦在隱隱裂痕。
洛佩特吉的名字在開賽前48小時猝然從教練席消失,成了整屆賽事揮之不去的陰影。皇馬官宣他世界杯後接任的炸彈,炸碎了更衣室微妙的平衡。我們在學生公寓傳閱著《馬卡報》,頭版標題刺眼:「背叛在開球前發生。」耶羅臨危受命,倉促拾起教鞭,那份星光熠熠的名單底下,暗流已開始湧動。
說陣容不強是假的。門線上站著英超金手套德赫亞,曼聯球迷稱他「牆」。可那年俄羅斯的球彷彿塗了黃油,對C羅的帽子戲法裡那記詭異脫手,成了他國家隊生涯的縮影。後防線上,皮克和拉莫斯這對老搭檔依舊是定海神針,一個在巴薩掌控全局,一個在皇馬詮釋鐵血。但年紀不饒人,轉身速度的細微裂痕,在淘汰賽被俄羅斯人用身體衝擊無限放大。卡瓦哈爾的傷缺是隱痛,納喬頂上右路,穩健有餘,卻少了撕裂邊路的那把尖刀。
真正讓人歎息的,是中場那看似無解的「幸福的煩惱」。伊涅斯塔,國家隊最後的華麗舞步,小組賽對伊朗那記精妙挑傳助攻科斯塔,依稀可見巔峰靈光,但油箱裡的油只夠燃燒半場。席爾瓦的魔術腳仍在,卻總感覺游離於體系邊緣。最耀眼的是伊斯科,金髮在莫斯科球場燈光下飛揚,小組賽對摩洛哥那場,他像黏著膠水般控球、突破、串聯,幾乎一人包辦中前場,伯納烏的寵兒閃耀著核心光芒。可問題也在此:當伊斯科需要大量球權才能綻放,布斯克茨的節拍器功能和他之間,微妙地相互制約。科克和薩烏爾的跑動覆蓋成了黏合劑,卻填補不了戰術核心模糊的鴻溝。
鋒線的選擇透著一股擰巴。迭戈·科斯塔,那頭來自馬德競技的鬥牛,背身、扛人、暴力射門,是破鐵桶的鈍器。小組賽對葡萄牙,他蠻橫地攪亂防線梅開二度,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可當對手龜縮半場,需要細膩滲透時,他的存在反而阻塞了tiki-taka的血管。阿斯帕斯?替補奇兵,絕平摩洛哥的靈光一現是他國家隊的註腳,卻終究不是答案。
點球大戰敗給東道主俄羅斯那晚,莫斯科的冷雨澆透了紅黃球衣。看著阿金費耶夫撲出阿斯帕斯的點球,酒館裡一片死寂。我們都明白,輸的不只是點球,是洛佩特吉風波撕裂的團隊信任,是中場天才雲集卻未能捏合成型體系,是黃金一代最後的餘暉撞上新老交替的銅牆鐵壁。那份名單上的每個名字都熠熠生輝,拼在一起卻成了一幅未完成的拼圖,散落在盧日尼基球場的雨水中。
後來在塞維利亞街頭偶遇一位當年的替補球員(隱去姓名),聊起俄羅斯,他灌了口啤酒苦笑:「我們帶了最好的零件,卻忘了帶裝配手冊。」 那支西班牙隊,像一件過於華麗的刺繡長袍,遠看流光溢彩,近看才發現金線糾纏,針腳凌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