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克拉科夫老城廣場的石磚地上,手裡捧著一杯滾燙的Żywiec啤酒,廣場中央紡織會館的燈光在暮色裡溫柔地亮起來。這一刻,腦子裡突然閃過馬德里太陽門廣場上,擠滿了人、等著跨年吃葡萄的喧鬧畫面。兩個畫面交疊,一個念頭就冒了出來:波蘭到西班牙,到底隔著多遠?這距離,是地圖上冷冰冰的數字,還是生活裡實實在在的體驗?
翻開地圖,用指尖比劃。從華沙肖邦機場(WAW)直飛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MAD),那條細細的航線跨越了大半個歐洲腹地。直線距離大約2317公里——這數字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空洞。換個說法:這幾乎等於從台北飛到東京的距離再乘以一點五。歐洲不大,但從波羅的海南岸到伊比利亞半島的心臟,中間隔開了德國、捷克、奧地利、法國,或者選擇繞過北海上空。第一次查詢時有點驚訝,原來這距離比想像中更遠些。
飛行時間是更實在的體驗。搭過好幾次,直飛航班通常標榜2小時45分鐘到3小時15分之間。聽起來很短對吧?但真實情況總要打點折扣。從市區提前兩三小時出發去機場、安檢排隊、登機後滑行等待起飛、落地後等行李、再從機場折騰進市區加起來,從華沙市中心公寓的門,到真正站在馬德里的格蘭大道上喘口氣,輕鬆耗掉六七個小時。時間感在這過程中被拉長又壓縮,特別是在擠滿了旅行團的廉航班機上,腿伸不直的時候,每一分鐘都變得具體。
廉航是這條線的常客。瑞安航空(Ryanair)的亮黃色機尾和伏林航空(Vueling)的紫紅色機身最常見。票價波動像心跳圖,早鳥票能撿到兩三百波蘭茲羅提(PLN)的驚喜,摺合台幣不到兩千;臨時起意或旺季出發?準備好一千五到兩千PLN吧。關鍵是行李!親身踩過坑:以為背包能塞進行李架,結果在登機口被攔下要求付費託運,那價格比機票還貴,心在滴血。現在學乖了,買票時直接加購20公斤託運額,省心也省錢。另一個小訣竅:試試從波蘭二線城市起飛,像克拉科夫(KRK)或格但斯克(GDN),有時票價比華沙更甜,人還少些。
陸路?聽起來浪漫,實踐起來是場耐力賽。火車加巴士接力,穿越德國的黑森林、法國的平原,風景固然壯麗,但動輒三十小時以上的車程,配上複雜的轉乘和可能晚點的焦慮,絕對考驗膀胱和耐心。除非你是鐵道迷或時間富翁,否則飛過去還是王道。自駕理論上可行,但想想開過五個國家邊境、昂貴的過路費、油錢和可能遇到的塞車嗯,還是留給公路電影吧。
踏上西班牙土地,撲面而來的溫差不僅是氣候上的。波蘭的嚴謹、略帶距離感的禮貌,對上西班牙的熱情喧鬧、隨興所至,文化距離比地理距離更衝擊。在波蘭,安靜排隊是美德;在西班牙,櫃檯前可能同時擠著三個人用大嗓門詢問,服務生還能同時處理。波蘭咖啡館裡大家低聲細語;西班牙的Bar裡,早晨的咖啡時間就能吵得像派對。這種切換,需要一點心理調適,卻也充滿趣味。
距離,從來不只是公里數。它是機場漫長的安檢隊伍,是廉航狹窄的座位,是行李轉盤前焦慮的等待,是語言從捲舌的波蘭語切換到快速滾動的西語時的瞬間空白,更是從一碗濃郁的波蘭紅菜湯(Barszcz)到一盤燉得軟爛的西班牙鷹嘴豆燉肉(Cocido Madrileño)之間,味覺和習慣的跨越。這2317公里,是一段濃縮了期待、瑣碎與文化震盪的旅程。下次當有人問起「波蘭離西班牙多遠?」,我會說:不遠,一張廉航機票的距離;但也很遠,遠到足以讓你踏出艙門時,感覺走進了另一個充滿生命力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