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三點的陽光把瓦倫西亞老城區的石板路磨得發亮,我拎著半袋剛從中央市場淘來的醃橄欖,拐進一條掛滿晾衣繩的小巷。空氣裡飄著烤洋薊和海鹽的氣味,遠處隱約傳來手風琴聲——這座地中海城市從不按旅遊指南的節奏行走。
海鮮飯(Paella)的香氣是瓦倫西亞的呼吸。但別急著衝進掛著\轉角海鮮攤的鐵盆裡,還在彈跳的對蝦和紫邊章魚,半小時後就會出現在你街邊小桌的海鮮冷盤裡。
當柑橘園的香氣被海風吹散時,往東走。馬爾瓦羅薩海灘的藍白條紋躺椅擠滿曬成蜜糖色的人體,但往北騎十分鐘單車,阿爾沃拉亞海灘的松林後藏著漁船漆成彩虹色的帕塔克小港。我曾在凌晨五點撞見歸航的漁船卸貨,船老大把一筐閃著銀光的沙丁魚倒進餐廳後門,轉身對我眨眨眼:\中午來吃,手指都要吞下去!\
別錯過藝術科學城日落時分的魔幻時刻。當混凝土鯨魚骨架般的菲利佩王子科學博物館染上橙紅,水池倒影碎裂又重組,你會突然理解卡拉特拉瓦設計的曲線為何像海妖的歌聲。但更震撼的是鑽進卡門區的塗鴉巷,某個轉角牆面上噴著巨型章魚觸鬚,纏繞著十五世紀的教堂石雕——這才是瓦倫西亞的靈魂質地:古老石牆裡泵動著年輕的血。
最後的儀式要留給奧查塔(Horchata)。在百年老店聖塔卡特琳娜,捧著冰涼的虎堅果奶穿過彩瓷拼貼的拱門,把油條(Fartons)浸進乳白液體裡。甜味漫上舌尖時,看陽光穿過彩繪玻璃在石階上投下蜜色光斑,流浪藝人正用加泰羅尼亞語唱著:\這裡不是終點,是潮汐暫歇的沙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