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班牙留学快三年了,疫情像一场没完没了的马拉松,从最初的恐慌到现在的日常化,我亲眼见证了这里的起起落落。马德里的街头,咖啡馆重新坐满了人,但角落的免洗洗手液和口罩提醒着我们,生活还没完全回到过去。前几天路过医院,急诊室门口排队的队伍变短了,可朋友群里还是时不时冒出“中招了”的消息。病毒没消失,只是学会了和我们共存。
当前的情况有点像温水煮青蛙。官方数据说感染率降到了低位,可变异株总在伺机而动。秋冬季一来,病例又悄悄爬升,尤其是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我常去的社区诊所,护士私下抱怨说资源还是紧张,检测试剂和床位周转不过来。更揪心的是心理层面,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好多同学因为经济压力不得不兼职打工,暴露风险大增。这种隐形伤痕,比数字更伤人。
应对策略上,西班牙政府算是摸着石头过河。疫苗推广做得不错,加强针免费打,我在大学接种点排队时,看到志愿者耐心解释副作用,挺暖心的。但政策摇摆让人头疼,比如口罩令:地铁里强制戴,酒吧里又放松。上周政府刚宣布取消入境检测,结果航班一多,输入病例就冒头。个人防护是底线,我养成习惯随身带消毒喷雾,聚会前先自测。可文化差异在这儿摆着——西班牙人爱社交,节日游行照样办,朋友聚会少不了拥抱贴面礼。我学着平衡:参加时戴好口罩,回家立刻换衣洗澡。
更深层的挑战在经济和信任上。小商铺倒闭潮没停过,我家楼下的百年面包店关了门,老板在Ins发长文哭诉贷款压垮了他。政府发补贴,可手续繁琐,真正落到小企业手里的少。留学生圈子里,心理支持小组火了起来,WhatsApp群里大家分享冥想app或线上心理咨询资源。我经历过低谷,去年冬天确诊隔离,靠视频和国内家人撑过来。现在学会主动求助,学校心理咨询师教我用“五分钟呼吸法”缓减焦虑。疫情教会我,健康不只是不生病,更是心不乱。
未来呢?专家预测会和流感一样季节性爆发。但西班牙人的韧性让我乐观——社区互助网络很强,邻居们轮流给隔离家庭送菜,这种人情味比任何政策都管用。希望下次写博文时,能聊聊完全摘口罩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