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塞維利亞公立圖書館蹭空調的第三個夏天,我終於把DELE C1證書上的燙金字磨出了毛邊。牆角那台老式咖啡機嗡嗡作響,空氣裡飄著陳年紙張和焦苦咖啡豆的氣味。鄰座金髮女孩的筆尖正瘋狂戳著聽力練習卷——像極了三年前把西語動詞變位表揉成紙團塞進包裝紙的我。
西語考級最弔詭之處在於,當你以為啃完磚頭厚的Preparación al DELE就能橫著走,考場聽力音檔裡安達盧西亞大叔含著橄欖的咕噥會瞬間擊碎所有幻想。還記得首戰B2時,有道題目問「為什麼瑪麗亞拒絕去集市」,錄音裡明明說「porque el burro está cojo」(驢子瘸了),我卻在答題卡塗了「porque hace mucho viento」(風太大),只因把burro聽成viento。
真正讓我開竅的反倒是街角菸草店的老何塞。當他第五次皺眉反問「¿Cómo?」之後,我掏出手機錄下自己買菸的對話。深夜反覆聽那段結結巴巴的「¿Tiene mecherosehlos que son verdes?」(有綠色的打火機嗎),才驚覺自己把重音全吃進了肚子裡。後來每週逼自己去教堂慈善市集砍價,比什麼發音課都管用。
備考資源堆成山反而害人。試過七本語法書後,最後常翻的竟是地鐵口免費取的Guía del Inmigrante移民手冊。裡面用漫畫教「如何預約家庭醫生」「怎麼投訴房東」,實戰程度吊打教科書。強推RTVE的A mi yo adolescente播客,主持人採訪明星中學糗事的語速,簡直是DELE聽力考官的親姊妹。
寫作絕招藏在市政府公告欄。當我發現「垃圾分類新規」告示裡藏著十種條件式句型,從此每天抄半張公告。三個月後竟寫出讓語法老師紅筆顫抖的句子:「De haberse implementado dicho reglamento antes, se habrían evitado numerosos conflictos vecinales」(若此規定早實施,鄰里衝突本可避免)。
口語備考像在練佛朗明哥。考試前一週,我對著阿爾罕布拉宮的晚霞錄了二十遍「人工智能對手工藝的影響」。直到洗衣房老闆娘突然插話:「¡Oye! 你手機裡那個喋喋不休的女孩是誰?」才發現自己已把即興演講練成了肌肉記憶。
考場當天別碰咖啡。親眼見證前排男生因手抖潑濕答題卡,監考大媽那句「¡Qué desastre!」的顫音成了全場最佳聽力干擾題。帶塊黑巧克力,舌尖化開的苦甜能鎮住狂跳的心臟。
當你走出考場看見滿街的「Se alquila」(出租告示),突然發現每個詞都鮮活得能掐出汁水——這才是西語等級考試埋的最深彩蛋。
聽力裡安達盧西亞口音真的殺人!上次把「mujer」聽成「miel」全篇跑偏,考官憋笑到肩膀抖
求問B2到C1瓶頸怎麼破?寫作永遠卡在18分
在馬德里舊貨市場五歐淘到1992年塞萬提斯學院講義,裡面俚語現在還在用
考完口語那天下暴雨,在考場外抱著成績單哭成狗,清潔阿姨遞來紙巾說「niña, la vida sigue」
博主推薦的移民手冊太神!今天剛用裡面的模板投訴房東亂扣押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