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整理完今年第三份H1B補充材料,電腦螢幕的光映在窗玻璃上。想起去年此時,朋友圈裡刷屏的「未中籤」哀號還歷歷在目。78萬份申請,14%的中籤率——這不是數字,是成千上萬人擰著眉頭吞下的苦澀。2025年的戰役,恐怕更殘酷。
移民局三月公佈的初步數據像盆冷水:申請池持續擴容已成定局。我翻遍近五年曲線圖,發現個隱藏規律——當經濟數據波動時,隔年H1B申請量往往逆勢上揚。現在科技業裁員潮未退,反而促使更多人緊抓工作簽證這根浮木。保守預測,明年抽籤池將突破85萬大關,中籤率可能首次跌破12%關卡。
抽籤機制裡藏著致命陷阱。去年幫亞麻朋友整理材料時震驚發現,某外包公司用他名義註冊了三次。這種「一人多抽」的灰色操作像病毒蔓延,移民局今年新增的護照號驗證根本擋不住鑽漏洞的仲介。更諷刺的是,真正急需簽證的小公司員工,往往連一張「門票」都搶不到。
最痛徹的教訓來自張學弟。他中籤後狂歡三天,第七天才發現LCA認證漏簽名。當我們衝到FedEx站寄補件時,移民局截單時鐘已歸零。現在他被迫轉戰加拿大,臨走前攥著拒信說:「原來壓垮夢想的,真是最輕的那張紙。」
抽籤戰場從不給人喘息的機會。當你讀到這裡,該立即做三件事:翻出上次註冊的確認郵件核對護照號、預約公司律師做模擬審查、在手機倒數日設下「3月15日材料死線」。2025年的幸運,只屬於把備案當主案打的人。
非STEM文科生看到O-1備案建議驚醒!求問藝術策展類怎麼包裝「傑出能力」?
中型公司不肯用關聯公司註冊怎麼辦?和老闆談判該抓哪個痛點說服?
去年被拒因職位描述問題,今年重抽要完全改JD嗎?怕改太大影響職位真實性
看到材料死線手抖所以WES認證現在就要啟動?以為中籤後辦都來得及
護照號去年被外包亂填怎麼辦?今年能強制要求雇主給註冊賬號自查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