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bass中文魚,鲈鱼的识别方法与饲养技巧

bass中文魚,鲈鱼的识别方法与饲养技巧

5 天前 评论(5)

深夜整理舊相冊時翻到一張釣魚照,墨綠鱗片在月光下泛著藍光,突然想起那年在新界魚塘邊,老師傅教我辨識真鱷鱸的場景。原來我們常說的\bass\在中文世界裡藏著許多學問,今天就來聊聊這尾讓釣客癡迷、水族愛好者又愛又恨的魚。


辨識鱸魚得從脊背開始摸起。食指順著背鰭往前探,若觸到兩片鋸齒狀硬骨卡在皮肉間,八成是美洲大口黑鱸;要是背鰭像摺扇般分作前後兩截,前段硬棘如針後段軟條如綢,便是典型的七星鱸特徵。去年在屏東海鮮市場見過冒牌貨,魚販拿金目鱸充數,細看才發現真鱸魚尾鰭基部有放射狀黑斑,像潑墨畫裡濺開的星子。


養鱸魚的水缸學問比想像中深。初學時犯過致命錯誤——用圓形魚缸養了尾15公分的銀花鱸,三天後發現牠不斷撞擊玻璃。原來鱸魚需要長方形水體模擬溪流走向,水溫得精準控制在22-26度間,每升水溶氧量低於5毫克就會浮頭。最玄妙的是光照週期,我用智能燈模擬日出日落,發現冬季縮短光照至8小時竟觸發牠們的繁殖慾,缸底突然出現成片透明魚卵。


餵食節奏決定鱸魚體態。每週二四六投餵活蝦是祕訣,週一讓牠們追食漂浮飼料鍛鍊爆發力。有次出差託人照料,回來發現鱸魚腹部脹如氣球,原來助手每日投餵紅蟲導致脂肪肝。搶救時在過濾槽加裝紫外線殺菌燈,混入大蒜精的藥餵了半個月才救回。現在魚缸裡那尾35公分的條紋鱸,鱗片閃著鎢絲燈泡般的金屬光澤,正是當年從鬼門關拉回來的戰友。


水族圈流傳\鱸魚過三十公分必死\的魔咒,其實是空間壓迫的哀歌。我的解決方案是自製生態缸:底層舖火山岩培養硝化菌,中層栽植皇冠草吸收硝酸鹽,水面漂浮布袋蓮過濾重金屬。最妙的是引入台灣原生米蝦當清道夫,清晨常看見鱸魚緩慢巡游,任由小蝦清理鰓蓋寄生蟲,構成微型食物鏈的完美平衡。


養鱸九年悟出個道理——這生物根本是水中的哲學家。牠們需要孤獨的獵食空間,卻又渴望隔著玻璃與你對視;享受追捕活餌的殺戮快感,轉身又因水質波動絕食抗議。當你深夜發現牠浮在水面凝視客廳燈光,那瞬間會懂得為何古人稱牠\水底青衣\,畢竟這尾中文名為鱸的魚,骨子裡藏著江湖。


求問混養訣竅!缸裡七星鱸總追咬金菠蘿怎麼辦
鱸魚背鰭硬棘刺破過濾管+1 現在都用矽膠軟管了
在魚市看過背鰭鑲金線的變異種 有人養過嗎
冷水機推薦哪款?夏天水溫飆到30度急死人
鱸魚絕食三週終於開口 原來是燈光太亮壓力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迷雾三明治

关注0

粉丝0

帖子759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