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清理烤箱發現烤網焦痕斑斑,突然想起三年前第一次用Broil功能時,差點把廚房搞成火災現場的糗事。那塊可憐的肋眼牛排表面燒成焦炭,切開卻還淌著血水——這三種烤箱功能看似簡單,用錯方法簡直是食材的酷刑場。
肉祖宗們看過來:當你選錯模式,那塊價值不菲的和牛可能瞬間淪為肉乾。有次我用Bake烤全雞,皮軟得像濕抹布,朋友禮貌微笑說「口感很特別」的尷尬場面至今難忘。烤箱按鈕上那幾個英文單字,其實藏著熱力學的魔鬼細節。
看著烤箱裡牛排血水滋滋冒泡才頓悟:Broil是讓表面經歷美拉德反應的煉獄,Bake靠對流熱傳遞溫柔改造質地,Roast則用傳導熱深入核心。昨夜用Broil快速炙燒鰻魚,魚皮在45秒內捲曲成焦糖盔甲,肉質卻仍糯如年糕。突然想起京都老舖的蒲燒秘訣:「強火遠火」四字,竟與Broil的物理特性完美重合。
(櫃子深處翻出當年的焦炭牛排照片,突然笑出聲來)
用Broil烤吐司加起司三分鐘就焦了,是烤箱太舊還是方法錯?
求問低溫Roast牛小排,食譜寫150℃/3小時但肉超柴怎麼辦
沒探針溫度計能用Roast功能嗎?每次烤雞都像抽盲盒
原來Bake時開門會讓蛋糕塌陷!難怪我的舒芙蕾變蛋餅
高級烤箱有濕烤功能還需要區分這些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