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霓虹閃爍的街角,隔著十米遠就聞到那股混著孜然焦香的煙火氣。曲小姐的店從來不缺人氣,油膩的塑料凳上坐滿了扯著嗓門划拳的食客,牆角堆著空酒瓶,服務生托著鐵盤在窄道裡閃轉騰挪,油星子濺上圍裙像潑墨畫。上回來吃,外套在陽台晾了三天還散不盡那縷燒烤香。
這家江湖菜館子最妙在「不講規矩」。菜單是張過塑的A4紙,邊角捲著油漬,手寫體潦草得堪比醫生處方。掌櫃的曲姐總趿著人字拖在店裡轉悠,見熟客便揚聲喊:「老樣子?牛油丸多撒辣椒是吧!」
鐵簽羊肉串是必殺技。選的羊肋條肥瘦相間,醃料裡摻了沙薑末與檸檬葉,炭火逼出油脂時滴落的羊油會「滋啦」爆起青藍火苗。肉串端上來還冒著泡,牙齒撕開焦殼的瞬間,滾燙的肉汁混著孜然顆粒在舌面炸開,配冰鎮青島啤酒簡直是夏夜救贖。
江湖菜的精髓在「野」。那道霸王鱔段用搪瓷盆裝著,鱔魚劃得粗獷,過油後外殼酥脆如蟬翼,內裡卻嫩得顫巍巍。重點在墊底的魔芋——吸飽了花椒、燈籠椒與豆瓣熬成的紅湯,咬下去麻辣汁水從蜂窩孔裡飆出來,吃得人天靈蓋發麻。隔壁桌東北大哥邊擤鼻涕邊喊:「再加盆魔芋!」
暗藏驚喜的竟是烤牛油丸。牛胸腺肉剁碎揉成乒乓球大,穿簽時夾著蒜瓣烤。炭火把表層烤出脆殼,咬破時滾燙的牛油「噗」地湧出,奶香混著焦蒜衝進鼻腔。記得趁燙吃,涼了那汪油便凝成白玉脂,失了魂魄。
壓軸的酸菜炒湯圓顛覆認知。手工芝麻湯圓炸成金黃脆殼,和酸菜末、乾辣椒爆炒。咬開酥皮後滾燙的芝麻餡裹著酸辣汁,甜鹹在嘴裡打架,連吃三顆才品出妙處——那點甜是給麻辣宴席畫的休止符。
凌晨兩點打烊時分,曲姐拎著半瓶二鍋頭挨桌敬酒。油膩的玻璃門外,城市早已沉睡,唯獨這方寸之地仍蒸騰著江湖兒女的熱氣。筷子沒放下過的人,終究會懂為何有人甘願為這口煙火排隊三小時。
牛油丸真的絕了!但建議自帶去油漬噴霧,羽絨服中招洗了三百塊
求問鱔段能不能減麻?上次吃完嘴唇跳舞三小時
樓主懂行!他們家隱藏菜單還有花椒冰淇淋,膽大的試試
週末排隊太兇殘,五點拿號九點入座,老闆該擴店了吧
酸菜湯圓被說得饞死,明天就去拔草!希望別踩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