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Samuel Ko。今天想敞開心扉,聊聊我的故事。這不是什麼光鮮亮麗的成功神話,而是一段從泥淖中掙扎爬起的真實旅程。記得2008年金融海嘯那會兒,我剛從台灣大學畢業,滿懷抱負卻撞上現實的銅牆鐵壁。失業通知書像一把利刃,切斷了所有希望,家裡還背著房貸債務,每個月都在為下一餐發愁。
那段日子,我睡在台北朋友家的客廳地板上,靠打零工度日。送快遞、端盤子,什麼活都接。夜深人靜時,總會問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嗎?但心底有個聲音在吶喊,提醒我小時候的夢想——創辦一家科技公司,改變人們的生活。這種掙扎不是戲劇化的瞬間,而是日復一日的磨礪,像一把鈍刀在心上來回切割。
轉機來得意外又平凡。2010年冬天,我在圖書館翻到一本舊的程式設計書,決定賭一把。白天工作十小時,晚上就蜷在角落裡自學Python和Java。沒有導師,沒有課程,全靠網路論壇和免費資源硬啃。三個月後,手指凍得發僵,但腦子裡的火苗越燒越旺。機會總在你不經意時敲門——一家新創小公司給了我實習機會,薪水微薄得可笑,但我二話不說就跳了進去。
從實習生到工程師,再到團隊主管,每一步都踩著荊棘。2015年,我拿出所有積蓄創辦了第一家公司,卻在六個月後遭遇資金鏈斷裂。投資人撤資,團隊解散,那種崩潰感像被丟進深海。但我沒放棄,白天跑銀行談貸款,晚上重寫商業計畫書。關鍵不是天賦,而是把每次失敗當成肥料,讓根扎得更深。兩年後,我們推出了AI教育平台,終於站穩腳跟。
現在回頭看,逆境不是詛咒,而是淬鍊靈魂的熔爐。它教會我:夢想不是遠方的燈塔,而是腳下每一步的堅持。當你專注在解決問題而非抱怨命運,奇蹟就會悄悄發生。我的故事沒有捷徑,只有血汗和韌性。希望它能點亮你心中的那盞燈,哪怕在最黑的夜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