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两个陪读妈妈的育儿经验与生活互助分享 ...

两个陪读妈妈的育儿经验与生活互助分享

6 天前 评论(0)

記得那年夏天,我和阿梅在溫哥華的公園初遇,兩個台灣媽媽帶著孩子在異國落腳,眼神裡滿是迷茫。我們的孩子同年入學,她家的小凱和我家的小莉成了同班同學,日子像被推入湍急的河流,我們只能緊抓彼此的手。陪讀生活不是童話,而是場考驗耐力的馬拉松,孩子學業的壓力、語言的隔閡,還有那份揮之不去的孤獨感,時常讓我夜裡輾轉難眠。


阿梅總笑說我們是命運的搭檔,她的樂觀像暖陽,融化了我心頭的冰霜。育兒路上,我們摸索出一套土法子,不靠專家理論,只憑直覺和經驗。小凱性子急,寫功課時常發脾氣,阿梅教我用番茄鐘法,工作二十五分鐘休息五分鐘,孩子竟乖乖坐定,效率翻倍。我家小莉內向害羞,阿梅提議每週末辦讀書會,幾個家庭孩子輪流主持,從繪本到科學實驗,孩子們在遊戲中學會表達,小莉現在能站在全班面前侃侃而談,那股自信讓我想掉淚。


生活互助成了我們的救命索。溫哥華物價高,我們合租公寓省開銷,輪流開車接送孩子,週末一起去華人超市掃貨,我挑新鮮蔬果,阿梅精算折扣,省下的錢存起來當教育基金。記得有次小莉發高燒,我急得六神無主,阿梅二話不說衝來我家,整夜守著孩子,隔天還替我去學校請假。這種情誼,比血緣還深,我們不只分享資源,更分擔脆弱,深夜泡杯茶,傾訴思鄉愁緒,或抱怨老公遠在台灣的疏離感,那些話像解藥,癒合了異鄉的傷口。


文化衝擊是最大的坎。學校活動常強調獨立,孩子們得自己準備午餐、收拾書包,起初我總插手,怕他們搞砸。阿梅點醒我:「放手不是放棄,是信任。」我們學著退後,讓孩子從錯誤中成長,小凱忘帶作業被老師訓斥,反而學會負責;小莉參加露營摔跤,自己包紮傷口,回來驕傲地說「媽,我能行」。這些點滴,教會我育兒的真諦不在控制,在陪伴他們飛翔。


十年過去,孩子們上了中學,我們依舊是彼此的靠山。阿梅常說,陪讀媽媽的路像爬山,陡坡時互相攙扶,登頂時共享風景。這段旅程,讓我明白教育不是填鴨知識,是點燃孩子的熱情;生活不是孤軍奮戰,是找到能共撐傘的人。如果重來一次,我還會選擇這條路,因為淚水和笑容交織的記憶,才是最珍貴的養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智啟微光

关注0

粉丝0

帖子815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