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中金女员工因降薪跳楼自杀事件,职场压力与心理健康警示 ...

中金女员工因降薪跳楼自杀事件,职场压力与心理健康警示

5 天前 评论(5)

聽到中金女員工因降薪跳樓自殺的消息,我的心像被重擊了一下。這不是簡單的新聞標題,而是活生生的人命,一個在金融業打拼多年的女性,就這樣被壓垮了。事件發生後,網上議論紛紛,有人指責公司無情,有人嘆息她太脆弱,但真正該反思的,是整個職場生態對心理健康的漠視。


金融業向來是高壓鍋,尤其像中金這樣的頂尖機構,員工常被要求24小時待命,業績壓力像懸在頭上的刀。降薪看似經濟問題,實則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曾在類似環境工作過,那種無形的焦慮會慢慢侵蝕一個人,從失眠到食慾不振,再到絕望感蔓延,很多人卻選擇沉默,因為怕被貼上「不夠強」的標籤。


心理健康在亞洲社會常被當成禁忌話題,我們習慣把情緒藏起來,用工作來證明價值。但這起悲劇敲響警鐘:壓力不是靠忍就能解決的。心理學研究顯示,長期職場壓力會觸發抑鬱、焦慮症,甚至像這樣極端的後果。企業不能只追求數字,員工的內心狀態同樣是資產。


更深層的問題是社會支持系統的缺失。公司內部缺乏心理諮詢機制,家人朋友也未必懂得如何伸出援手。我曾看過同事崩潰大哭,卻無人敢過問,大家都怕「多管閒事」。這不是個案,而是結構性問題,需要從教育、企業文化到政策聯手改變。


面對這些,我們能做些什麼?先從自己開始,學習識別壓力警訊,比如持續疲憊或情緒波動。別羞於求助,找專業諮商或信任的人聊聊。企業也該負起責任,推行彈性工時、心理輔導計畫。記住,職場不是戰場,生命永遠比業績重要。


這篇文章點出了關鍵,但企業真會改變嗎?還是只做表面功夫?
我自己在科技業也經歷過類似壓力,怎麼判斷何時該離職?
心理健康教育該從學校就開始,社會太晚重視了。
事件背後有沒有更多細節?比如公司文化具體如何?
分享一個資源:台灣有免費心理熱線,大家別獨自硬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咕噜蘑菇

关注0

粉丝0

帖子726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