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追完《亢奮》最新一集,電視屏幕暗下來那一刻,房間裡只剩冷氣機的低鳴。喉嚨有點乾,倒水時手還在微微發抖。這部劇啊,每次看完都像被丟進情緒的攪拌機裡轉了幾圈。那些霓虹燈般刺眼的畫面,角色們近乎自毀的掙扎,還有那些毫不掩飾的赤裸場景,絕非譁眾取寵的噱頭。鏡頭語言本身就是一劑強效藥,逼你直視當代青少年心裡最潰爛的角落。
記得有一幕,Rue蜷縮在浴缸,水龍頭滴答作響,鏡頭貼著她的臉,近到能數清睫毛。那種窒息感不是靠台詞,是畫面硬生生塞進你肺裡的。毒品帶來的虛幻高潮,拍得像一場迷幻的電子祭典,下一秒卻切進她嘔吐抽搐的狼狽。這種巨大落差,精準模擬了成癮者天堂地獄一線間的撕裂。導演的鏡頭從不客氣,它像手術刀,劃開糖衣,露出底下苦澀甚至腐敗的內核。
尺度爭議最大的,永遠繞不開那些毫不避諱的性愛場景。但仔細看,那些畫面鮮少帶來愉悅感。Nate與Maddy在派對洗手間的激烈交纏,鏡頭掃過他手臂暴凸的青筋,她臉上分不清是痛苦還是麻木的表情。這哪裡是情慾?分明是一場權力絞殺。Cassie在網絡上傳遞的裸露影像,被無數陌生手指點擊、放大、評判,螢幕冷光映著她空洞的眼神——這是當代少女用肉身換取存在感與愛的殘酷寫照。裸露在此,是角色們自我物化的工具,是他們試圖掌控些什麼卻徹底失控的證據。
Jules在變裝酒吧閃耀如鑽石,她對自我性別的探索與確認,是貫穿整季的勇氣之光。但當她面對Nate的暴力脅迫,那份脆弱又瞬間將人拉回現實的荊棘叢。她的故事線,是對性別流動者生存困境的尖銳刻畫——絢麗與危險並存。而Nate這個角色,簡直是父權陰影下滋生的毒瘤。他對父親扭曲性史的窺探,對男性氣概的病態執著,對女性近乎佔有的控制欲,層層疊加,讓人背脊發涼。他繼承的不僅是父親的基因,更是那套浸透暴力的權力邏輯。
有人批評它過度美化毒癮與混亂。但我覺得,它更像一面殘忍的凸面鏡,把青少年精神困境裡最隱蔽的褶皺,那些焦慮、孤獨、對身份認同的迷失、對愛的饑渴與誤讀,統統放大到無法忽視的地步。那些「大尺度」畫面,剝開來,核心是對當代成長痛的精準穿刺。它不提供解藥,只把傷口撕開給你看,逼你思考:我們是否也曾在某些時刻,是某個角色的碎片?
Cassie在車上崩潰大哭那段我直接窒息那種「全世界都覺得我是蕩婦連我自己都厭惡自己」的絕望感太真實了,根本不是賣肉好嗎!
導演對迷幻藥視覺效果的呈現太頂了,但看完真的不敢碰任何東西,這才是有效的反毒品宣傳吧?
認真問:Nate這種極端控制狂人格,現實中遇到該怎麼識別+自保?細思恐極
Jules和Rue在火車站分別那場戲,沒有台詞只有眼神,我哭到隱形眼鏡移位!LGBTQ+群體的愛與痛被拍得太細膩。
第二季結尾那個模糊結局是暗示Rue的結局嗎?不敢重看但又瘋狂想知道導演的隱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