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台灣水質問題頻傳,連我家老舊公寓的水龍頭都流過幾次黃湯,嚇得我立刻把買淨水器提上日程。結果一研究才發現,市面產品五花八門,從幾千塊到上萬都有,根本無從下手。什麼逆滲透、活性碳、紫外線殺菌每個業務都說自家技術最厲害,聽得我頭昏腦脹。
當初貪便宜買了某牌濾水壺,號稱能濾重金屬。用了三個月,濾心變色就換,以為萬無一失。直到有次泡茶,朋友皺眉說這茶澀得刮喉嚨,我才驚覺事情不單純。拿去水質檢測,鎂離子含量高得嚇人,濾水壺根本擋不住。這才認清:飲用水這關,真不能將就。
後來花大錢裝了某歐系品牌廚下型,號稱五道過濾。誰知師傅來安裝時,看到我家水壓不足,只輕飄飄說句「可能影響效能」。果然,出水慢得像滴漏,煮個湯要等十分鐘接水,婆婆來家裡直接吐槽:「你們年輕人花錢買罪受?」更崩潰的是,三個月後換濾心,報價竟要半台機器錢!
踩過這些坑,我像著魔般研究淨水技術。原來關鍵在「因地制宜」:住北部水庫區,重金屬風險低,但餘氯味重,活性碳過濾加超濾膜就夠;中南部硬水區,水垢多到能當粉筆用,沒RO逆滲透根本壓不住;若住老舊鉛管區,那連前置過濾器都得裝。我家後來換裝複合式RO機,特別挑廢水比1:1.5的機種,水費單也沒見暴漲。
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售後成本。業務總說「機器買斷終身保固」,卻不提濾心是年年吸血包。某大牌濾心四支一組賣八千,比我的月菜錢還貴。後來學乖,買前先查濾心價格和更換週期,甚至算好每年耗材費平攤到每月多少。現在用的國產品牌,複合濾芯一年換一次才兩千多,手機設提醒到期就換,省心又省錢。
還有個迷思得打破:有人說RO水太純沒礦物質。拜託!你吃碗滷肉飯攝取的礦物質,得喝好幾桶RO水才抵得上。真要講究,後置一道麥飯石濾芯就解決,但老實說我直接喝五年了,健檢報告鈣鎂數值照樣漂亮。水就是水,乾淨無污染才是核心。
現在廚房流理臺下那台白色主機,安靜得像不存在。但看著孩子直接從飲水機接水咕嚕咕嚕喝,婆婆煮湯時說水變甘甜了,才覺得這筆錢花得真值。挑淨水器像挑伴侶,光看外表和甜言蜜語沒用,得扒開內在算長遠帳。畢竟喝進身體的東西,哪能靠運氣?
看完立刻檢查我家濾心上次更換是半年前,抖!樓主能私訊品牌型號嗎?老社區水壓低真的很困擾
中肯推!之前被業務洗腦買紫外線殺菌款,結果根本沒解決水垢問題,白白多花兩萬塊學費
RO廢水回收拿來拖地澆花超省,我家接水管到水桶,每月省下1/3水費
長輩堅持煮過最乾淨怎麼破?我媽說裝濾水器是浪費錢,每次回娘家喝水都有漂白水味
求問濾芯到期提醒APP!我永遠記不住哪支何時換,常過期三個月才驚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