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私訊問我加拿大開公司的事,連完全沒商業背景的新手都躍躍欲試。去年幫客戶處理文件時,發現政府網站資訊雖然齊全,但像迷宮一樣難消化。今天就用泡杯咖啡聊天的時間,把這團亂麻理清楚,你會發現比想像中簡單很多。
註冊公司第一步,不是急著填表,而是想清楚「名字」跟「結構」。公司名稱就像孩子的名字,既要獨特又要合法。在加拿大公司註冊處(Corporations Canada)官網有個免費的NUANS報告系統,輸入你心儀的名字,它能瞬間告訴你全國有沒有「撞名」。我見過有人堅持用「Maple Leaf Consulting」,結果發現多倫多就有三家同名,只能重來。至於結構,個人獨資(Sole Proprietorship)最簡單,但風險全扛自己身上;有限公司(Incorporation)像築了道防火牆,個人財產受保護,稅務靈活性也高,九成創業者選這條路。
真正動手註冊時,別被政府表格嚇到。核心文件就兩份:聯邦的「Articles of Incorporation」和省的商業登記(Provincial Business Registration)。聯邦註冊費現在是$200加幣,線上提交最快24小時內核准。有個細節很多人忽略:章程裡的「股份結構」。去年幫溫哥華一間設計工作室處理時,創始人隨手填了「100股普通股」,後來引入合夥人才發現股權分配卡死。建議預留「創始人股」「員工期權池」空間,避免將來法律文件大動干戈。
聯邦證書(Certificate of Incorporation)拿到手只是半場休息。接下來要在60天內完成省登記,這步費用各省差異很大。以安省為例,商業名稱註冊費$60,但若在卑詩省(BC省)註冊額外牌照費可能破$350。有個客戶在亞省(Alberta)遠程註冊科技公司,省掉了實體辦公室要求,但每月要繳$50的「額外省外公司費」。
隱藏成本才是真正的魔鬼。政府規費外,至少預留$1,500-$3,000加幣給專業服務:會計師處理年報約$500,律師審核章程$800起跳。別省商務地址的錢,用自家地址註冊,信箱天天塞滿垃圾郵件是小事,客戶看到住宅地址可能質疑專業度。商務信箱服務月費$30-$80,能過濾掉九成無用文件。
最關鍵的稅務環節來了。聯邦稅率目前是淨利15%,但加上省稅(如安省11.5%),總稅率可能飆到26.5%。聰明的做法是利用「小企業扣除額」(Small Business Deduction)—頭$50萬加幣利潤稅率僅12.2%。但這額度會隨公司規模縮減,去年幫一間滑鐵盧軟體公司做規劃時,發現他們因關聯公司持股超標,硬生生喪失$20萬免稅額度。
各省政策像不同口味的甜甜圈:安省有「創新稅收抵免」(OITC),研發支出可抵20%稅;魁省法語要求嚴,公司章程沒法文公證版本會被退件;曼省(Manitoba)註冊費最便宜但年報複雜。建議開張加拿大商業發展銀行(BDC)帳戶,他們免費省情諮詢比花$200找顧問管用。
走完這趟流程,你會發現註冊公司像裝修房子:設計圖(商業計劃)越細,施工(註冊)越順。與其省小錢踩坑,不如找個懂省稅策略的會計師。當公司銀行帳戶跳出第一筆收入時,那些熬夜填表的煩躁瞬間變成值得的微笑。
想用個人地址省錢,結果申請商業貸款時被銀行打槍,說住宅地址不夠專業,真的因小失大
在亞省註冊後才發現還要申請市級牌照,有人遇過嗎?卡加利這邊費用要$180
股權分配當初沒寫清楚,現在合夥人鬧分家,律師費已經燒掉$5000加幣
聯邦小企業稅率12.2%,但會計師說實際要付26%,是不是被坑了?
配偶當股東能省稅?看到有人這樣操作但怕被查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