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加拿大公司税,企业税务规划与减免策略指南 ...

加拿大公司税,企业税务规划与减免策略指南

6 天前 评论(0)

深夜的溫哥華會計師事務所,咖啡機又空了。螢幕上是客戶剛傳來的財報,我揉揉太陽穴,想起上個月幫一家科技新創省下六位數稅款的案子。在加拿大做生意,稅務規劃不是錦上添花,是生死線。聯邦稅、省稅、工資稅、銷售稅…層層疊加,稍不留神,利潤就被啃掉大半。但這片楓葉之地,也藏著企業主們未必摸透的「合法節稅通道」。


多倫多開餐館的老張去年捶胸頓足。生意紅火,年底卻被稅單嚇懵。問題出在哪?他忽略了省稅級距的玄機。加拿大企業稅是聯邦和省稅的疊加體,阿爾伯塔省公司所得稅率11%,紐芬蘭卻高達15%。若企業跨省經營,利潤分配策略就是關鍵。我曾見識過某電商將倉儲設在曼尼托巴省,總部留在BC省,透過供應鏈成本分攤,硬是把有效稅率壓低3.5個百分點。


說到神器,不得不提「SRED」(科研開發稅收抵免)。聯邦政府每年撒出30億加幣在這上頭,可惜太多華人老闆當成「科技巨頭專利」。去年幫一家中式醬料廠申請成功——他們改良發酵菌種的實驗開銷,竟換回48萬加幣抵免額。秘訣在於實驗記錄本:溫度數據、失敗配方、員工工時…這些瑣碎紙片全是黃金。記住,哪怕只是優化生產流程,都可能符合資格。


小企業主常踩的雷區是「被動投資收入」。帳上現金買了基金股票?超過5萬加幣被動收入,聯邦小企業稅率優惠(9%)直接消失。有位溫哥華房東哭訴:「租金還沒裝修費高,稅率卻按27%算!」解法很妙:成立控股公司分隔資產。讓營運公司享受低稅率,投資收益放進控股公司按50.17%課稅——聽起來高?但控股公司內的「資本股息帳戶」能讓股東免稅提款,這盤棋要下得精。


設備折舊更是暗藏乾坤。聯邦「加速資本成本補貼」(ACCA)政策延長至2027年,新購製造/清潔設備當年就能折舊100%。記得有家汽修廠老闆咬牙換了$30萬環保噴漆房,年底不僅省$7.5萬稅,還拿$1.8萬「綠色科技補貼」。更絕的是「終身資本增值豁免」(LCGE),賣企業時每人有$97萬免稅額。但結構要從創業第一天鋪墊,股東貸款比例、股份類別…這些細節十年後都是真金白銀。


最近卡爾加里油服公司客戶焦頭爛額——美國子公司利潤被雙重課稅。加拿大與67國簽了稅收協定,但條款差異像迷宮。譬如付給美國的專利費預扣稅僅10%,付往某些亞洲國家卻要25%。跨境電商更頭痛:GST/HST註冊門檻是年銷$3萬加幣,亞馬遜賣家沒申報?CRA追稅能溯及既往。解法在「轉移定價報告」,用可比交易數據說服稅局你的定價合理。


稅務規劃不是年度功課,是日常呼吸。工資發放日決定CPP供款時點;年底前支付獎金或添購辦公設備能衝高應計費用;連聖誕派對都要算計——每人$150以下活動費可全額抵稅。這套系統複雜卻精密,就像雪地裡開車:與其抱怨路滑,不如裝上雪胎。當你讀懂規則,那張稅單會從絆腳石變成藏寶圖。


【評論】


  • SRED申請失敗率超高!實驗紀錄到底要多詳細?用中文寫的研發日誌稅局認嗎?
  • 家庭餐廳年賺$15萬左右,開控股公司會不會殺雞用牛刀?光會計費就吃掉利潤了
  • 求問加密貨幣挖礦公司稅務!礦機折舊用CCA哪一類?賠錢能抵其他生意收入嗎?
  • 被省稅搞瘋了!在安省註冊但遠程員工住魁省,工資稅要按哪邊算?
  • 2025年聯邦碳稅還要漲,聽說有「清潔技術抵免」?製造業廠房換太陽能板能抵多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香蕉狂想

    关注0

    粉丝0

    帖子755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