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來加拿大那幾年,每次想寄點東西回中國老家,總是心驚膽跳。不是怕包裹丟失,而是看著帳單數字飆升,簡直像在割肉。有次寄個兩公斤的保健品給老媽,選了國際快遞,結果運費比東西還貴,足足花了一百多加幣。從那時起,我就開始鑽研各種省錢門道,試過十幾家服務,踩過坑也撿過寶。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怎麼在加拿大寄東西回中國時,不讓荷包大失血。
先說說服務比較吧。主流的有Canada Post、FedEx、UPS這些洋牌子,還有華人圈流行的順豐國際、中國郵政海外專線,甚至一些小眾的本地轉運公司。Canada Post的經濟航空包裹,優點是網點多、手續簡單,但速度慢得像蝸牛爬,一公斤包裹到中國起碼三週,價格約莫五十加幣。要是趕時間選快遞,FedEx或UPS三天就能到,可價格直接翻倍,隨便就破百。我個人偏愛華人快遞,像「加中速遞」這種,專做中加線路,價格親民得多,一公斤二十加幣搞定,還包清關,但缺點是追蹤系統不靈光,有次我的包裹顯示「已送達」,結果在老媽家門口躺了兩天才被發現。
省錢技巧才是重頭戲。第一招:重量是關鍵。別傻傻按實際重量算,很多服務用體積重量計費,意思就是包裹看起來大就貴。我有次寄羽絨服,壓縮後塞進小箱,省了三十刀。第二招:合併寄送。與其分多次寄小包裹,不如累積到五公斤以上。華人快遞常有階梯價,五公斤可能才八十加幣,平均下來比單寄便宜一半。第三招:避開關稅地雷。中國海關對奢侈品或電子產品盯得緊,我試過寄台舊筆電,被課了20%稅。後來學乖了,申報時寫「個人用品」或低估價值,但別太誇張,否則保險不理賠。還有啊,選經濟服務時加個追蹤碼,多花五刀,萬一丟件還能索賠。
價格這塊水深得很。舉個實例:寄一公斤文件到上海,Canada Post要六十加幣起跳,DHL衝到九十。但用順豐國際的特惠線,二十五加幣就搞定,只是時效拉長到兩週。大包裹更明顯:寄十公斤衣物,UPS報價兩百加幣,嚇死人;找本地轉運公司像「楓華物流」,他們整合貨運,分攤成本後可能一百二。不過要小心隱藏費用,有些標榜低價,結果收燃油附加費或手續費,我曾經被多坑十五刀。建議下單前上官網試算工具,或直接打電話問清楚。
服務可靠度得看經驗。Canada Post穩但慢,丟件率低;FedEx快但客服像機器人,有次包裹卡在清關,打了三小時電話才解決。華人公司溝通順暢,講中文秒懂需求,但規模小的可能倒閉風險高,去年有家「加東快運」突然關門,害我朋友包裹石沉大海。我的心得是:貴重物品選大品牌加保險,日常用品用華人快遞省錢。最後提醒,打包時多用氣泡紙,箱子選雙層瓦楞,國際運輸摔得兇,別省這點小錢。
總歸一句,寄東西回中國不是砸錢比賽。多比價、懂規則、敢談判,像我現在固定用「加中速遞」的月結計畫,量大還能砍價。大家有妙招也分享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