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第一次踏上天馬島時,我在港口迷路半小時,頂著烈日拖行李找民宿,狼狽得連當地阿嬤都看不下去,塞給我一瓶冰涼的青草茶。如今這座島成了我的第二個家,巷口水果攤老闆見面就喊「小妹又來啦」,連島上流浪貓都認得我的腳步聲。
多數遊客擠在網紅玻璃海灘拍打卡照時,我正鑽進潮間帶礁岩縫撈野生海膽。當地老漁夫教我用鐵絲鉤子輕輕一挑,墨綠刺球瞬間在掌心蜷縮,現剖的橙黃海膽肉帶著海水鹹香,比餐廳賣的鮮甜十倍。這秘密據點連谷歌地圖都找不到,得算準農曆初一十五退潮時分,踏著溼滑的咕咾石小心前行。
旺季住海景房燒錢?推薦你們試試「打工換宿暗黑兵法」。我在老字號海產店洗了三天碗盤,換來老闆娘親授的私房路線:凌晨五點跟漁船出海,船老大會順路把你丟在無人沙洲。當第一道金光刺破海平面時,整片粉紅珊瑚礁在腳下甦醒,那種震撼值得用三天的腰痠背痛來換。
省錢黨一定要鎖定週四的「黃昏市場突襲戰」。傍晚收攤前,魚販急著清貨,三百塊能買到現流鬼頭刀、比手掌大的明蝦,再拐進巷尾阿嬤的灶腳代客料理。記得帶空保鮮盒去裝她獨門的破布子醬,拌白飯能吃出鄉愁的厚度。
別被觀光巴士路線綁架!租台125cc機車加滿油不到兩百元,沿著戰備道騎到盡頭,藏在防風林後的礫石灘正在上演生態奇觀。四月夜裡沙蟹大軍橫行,藍眼淚被浪花拍碎在腳邊,手電筒往海面照會引來發光水母群舞。有次我躺在沙上看流星,聽見身後傳來窸窣聲,轉身竟和迷路的小梅花鹿對上眼。
臨走前記得繞去郵局旁的老茶行,鐵罐裝的炭焙烏龍帶著海風鹹味。老闆總愛叨念:「帶片天馬的雲走吧!」他不知道的是,我行李箱夾層裡藏著更珍貴的寶物——潮間帶撿的星砂、阿嬤塞的破布子罐頭,還有被曬成黑炭卻捨不得卸妝的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