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好幾封私信詢問學校退費的事,才發現原來這麼多留學生吃過悶虧。去年幫表弟處理曼尼托巴大學的退費拉鋸戰,整整耗時五個月,跑遍國際學生辦公室、財務處甚至動用省教育廳管道。今天把血淚經驗攤開講,那些官網不會明說的潛規則,我親手寫的模板直接送你。
多數人第一步就栽跟頭——以為發封郵件就能解決。加拿大公立院校的退費機制像洋蔥,剝開學期制、課程類型、簽證狀態三層外衣,核心還藏著省級教育法案條款。阿爾伯塔省規定開課15天後僅退40%,安大略省OSAP資助生更要面對資金追回機制。去年在Seneca College任職的朋友透露,他們內部有張\TUITION REFUND REQUEST\,第一句就要砸出王牌:\Pursuant to Section 28 of British Columbia\s Tuition Refund Policy\。醫療退費的黃金組合是:主治醫生手寫信+藥房紀錄+校醫背書,三份文件日期要形成邏輯鏈。記得在最後埋殺手鐧:\若14日內未獲回應,將提交BC省高等教育廳爭議調解處(PSE dispute resolution)\,這句讓我的退費時程從三個月縮到三週。
寄出後第七天是黃金追殺期。直接帶雙證件殺到財務處櫃檯,當場要求提供\Refund Case Officer全名\。我在George Brown College用這招,隔天就收到專屬案件編號。如果收到推諉郵件,立刻回覆時CC省教育廳國際學生信箱(如ontario.ca/internationalstudents),標題打上\URGENT: REFUND DELAY OVER 20 WORKING DAYS \,這招成功率近八成。
退費到帳才是戰場開始。去年幫溫尼伯的學妹追查,發現學校竟扣15%國際交易費。立即翻出繳費當年的銀行外匯水單對比,附上《加拿大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第12條截圖,最後逼出全額補差價。現在我的雲端硬碟永遠存著各省退費法規包,從紐芬蘭到卑詩省隨時能調用條款轟炸。
當你握緊法律武器,那些藏在網站角落的退費政策才會為你彎腰。這條路我踩著玻璃走過,現在把探照燈遞到你手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