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踏進多倫多市中心那條熱鬧的唐人街,空氣中總飄著一股熟悉的香氣,那是火鍋湯底沸騰的誘惑。尤其在寒冬裡,腳步不自覺就拐進了「快樂小羊」的大門,這家店藏身於登打士西街的街角,門面低調卻總是人聲鼎沸。記得去年聖誕前夕,我和老友們頂著零下十度的風雪鑽進店裡,撲面而來的暖意混著花椒與牛油的辛香,瞬間凍僵的手指都活絡起來。
餐廳的裝潢走簡約工業風,裸露的磚牆掛著幾幅水墨畫,竹編燈籠灑下柔光,卻不顯刻意。服務生遞來菜單時,順手放下一壺熱茶,那股茉莉清香沖淡了等待的焦躁。點單時我總愛先試湯底——鴛鴦鍋是經典,清湯用牛骨熬足八小時,喝一口鮮甜回甘;麻辣那邊則是重頭戲,牛油基底摻了二十多種香料,花椒的麻勁兒層層疊加,卻不燒喉。老闆說這是內蒙古祖傳配方,連辣椒都從四川空運,為的就是原汁原味。
食材的新鮮度總讓我驚艷。手切羊肉是招牌,師傅當場現切,粉嫩的肉片帶點霜降紋路,下鍋三秒撈起,蘸點特調芝麻醬,入口即化的綿密裡藏著草原的鮮甜。海鮮拼盤也不馬虎,加拿大龍蝦彈牙飽滿,配上自釀酸梅汁去腥,鮮味在舌尖炸開。最難忘是那次點到隱藏菜單的「草原雪花牛」,油花如大理石紋,涮進麻辣湯裡吸飽汁液,嚼著還有淡淡奶香,老饕友人都讚這水準堪比台北名店。
吃火鍋的樂趣在於分享。圍著銅鍋,看食材在紅白湯裡翻滾,蒸氣模糊了窗外的霓虹。記得有回鄰桌坐著一對老夫妻,老先生細心地替太太涮著青菜,邊念叨「妳胃寒別碰辣鍋」,那畫面比任何米其林擺盤都動人。結帳時總覺超值——人均四十加幣能吃到扶牆出,難怪凌晨一點還有學生黨在門口排隊。若真要挑缺點,大概是麻辣湯底後勁太猛,隔天醒來嘴唇還微微發麻,可這痛快的後勁反倒成了想念的引子。
回訪五次後我悟出些門道:避開週末尖峰時段,預約時指名靠窗位,夜景配熱鍋更有情調;蘸醬檯的韭菜花醬是靈魂,搭羊肉一絕;最後下一把手工拉麵收尾,麵條吸盡湯精華,暖胃又暖心。這兒不單是餵飽肚子的地方,更像多倫多寒夜裡的避風港,用一鍋熱騰騰的人情味,熨平了異鄉人的鄉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