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恶露 英文怎么说?产后恶露的英文翻译与护理指南 ...

恶露 英文怎么说?产后恶露的英文翻译与护理指南

6 天前 评论(0)

記得生完寶寶那陣子,身體變化真的大到讓人措手不及。尤其是惡露,這個詞在台灣或香港的媽媽圈裡常聽到,但很多人第一次當媽時,根本搞不清楚那是啥。後來查資料才發現,它其實是產後子宮排出的分泌物,混合了血液、胎盤組織和黏液,整個過程像身體在自我清潔一樣,超級重要。如果沒處理好,感染風險高,甚至影響恢復。我那時就因為太忙,沒太在意,結果搞到有點發炎,後來才學乖了。


惡露的英文翻譯是「lochia」,這個詞源自希臘語,意思是「與分娩相關的排出物」。在醫學上,它特指產後子宮內膜脫落的過程,國外醫生或護理師都直接用這個詞溝通。記得我在美國生第二胎時,護士就問我「How\s your lochia flow?」,當下有點愣住,後來才懂是問惡露情況。這種翻譯不只是單詞轉換,背後還藏著文化差異——西方更強調科學術語,亞洲則習慣用描述性詞彙,像「惡露」本身就帶點警示意味,提醒媽媽們要小心。


護理惡露可不能馬虎,這關係到整個產後復原。剛生完頭幾天,惡露量多、顏色鮮紅,像月經高峰期,這時得用高吸收力的衛生棉或產褥墊,每兩三小時換一次,避免悶濕滋生細菌。我當時學到一招:用溫水輕洗外陰部,別用肥皂或洗劑,免得破壞酸鹼平衡。兩週後,惡露轉成粉紅或褐色,量變少,可以換一般棉墊,但還是要勤換。重點是觀察異常——如果突然大量出血、有惡臭或發燒,馬上就醫,這可能是感染或殘留組織的問題。


惡露的變化其實是身體的訊號燈。初期鮮紅代表子宮收縮正常,中後期變淡顯示內膜癒合中。整個過程通常持續四到六週,但每個人體質不同;像我第一胎拖到八週才結束,醫生說只要沒不適就沒事。關鍵是休息和營養:多喝水、吃高鐵食物,幫助造血。別急著運動或提重物,免得加劇出血。這些經驗都是血淚換來的,希望新手媽咪們少走彎路。


  • 惡露如果超過兩個月還沒停,該不該緊張啊?我現在產後七週了,量變少但還有點褐色分泌物。
  • 請問護理時用免治馬桶沖洗OK嗎?怕水壓太強反而不好。
  • 英文lochia的發音怎麼唸?是「樓奇亞」還是「洛奇亞」?想跟國外朋友討論。
  • 惡露顏色從紅轉淡後又突然變鮮紅,這正常嗎?需要馬上看醫生?
  • 分享個秘訣:我用冷敷墊墊著,舒緩好多!大家有試過嗎?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CircuitTrail

    关注0

    粉丝0

    帖子742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