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裡總能聽到這樣的對話:「老闆,這鱈魚怎麼賣?」順著手指方向看去,水盆裡游動的分明是幾尾體側帶斑的桂花魚。魚販也含糊應對:「這個啊,清蒸最鮮甜!」等等桂花魚真的是鱈魚嗎?這誤會可大了,背後藏著的學問和陷阱,關乎荷包,更關乎健康。
答案直接破題:桂花魚絕對不是鱈魚! 它們連遠房親戚都算不上,根本是「魚」生兩條截然不同的路。桂花魚,學名「鱖魚」,在分類學上屬於鱸形目、真鱸科,是道地的淡水魚,中國南方河湖常見,肉質細嫩呈蒜瓣狀,蘇軾「桃花流水鱖魚肥」讚的就是它。而我們常說的「鱈魚」,則屬於鱈形目、鱈科,是徹頭徹尾的深海魚,棲息在寒冷海域,肉質雪白、油脂豐厚,像挪威鱈魚、大西洋鱈魚才是正統。
為何會混淆?關鍵在「名字」和「市場亂象」。有些地方把養殖的「銀鱈」、「黑鱈」當高檔貨賣,聽起來都帶個「鱈」字,但它們其實是裸蓋魚(銀鱈) 和細鱗壯鱈(黑鱈),跟鱈魚勉強算同目不同科。更惡劣的是,廉價的「油魚」(學名異鱗蛇鯖或棘鱗蛇鯖),因肉質白且含大量無法消化的蠟酯,常被冒充成鱈魚販售,吃了容易腹瀉冒油,新聞常見受害案例。可憐的桂花魚,名字裡沒「鱈」,卻常因體型或誤稱,被當成鱈魚的平替,真是無妄之災。
說回桂花魚本身,它可是淡水魚中的頂級食材。清蒸最能展現其鮮美,肉質緊緻細膩,自帶清甜,遠非養殖海魚可比。紅燒、煮湯也極佳。選購桂花魚,挑眼球清澈飽滿、鰓色鮮紅、魚身有彈性無異味者為佳。養殖技術成熟,好的桂花魚沒有土腥味,安心享受那份江南水鄉的滋味吧。
至於鱈魚,認準可靠品牌和清晰標示(如 Gadus morhua 大西洋鱈)。別被「銀鱈」、「水鱈」、「龍鱈」等花名迷惑,更別貪便宜買到油魚。花鱈魚的錢吃桂花魚,頂多是誤會一場;花鱈魚的錢吃到油魚,那可真是腸胃受罪了。
下次在市場或餐廳,聽到「桂花魚就是鱈魚啦」,不妨笑著糾正:「老闆,桂花魚是鱸魚的親戚,鱈魚住深海,它們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碼事哦!」懂得分辨,才能吃得明白,吃得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