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此生不悔入华夏,家住加利福尼亚,海外华人的生活点滴与 ...

此生不悔入华夏,家住加利福尼亚,海外华人的生活点滴与温馨故事

6 天前 评论(5)

洛杉磯午後的陽光,穿過院子裡那棵老橡樹的枝葉,在木地板上投下搖曳的光斑。手裡握著一杯剛泡的龍井,茶葉在熱水中舒展,散發著熟悉的清香,恍惚間,似乎又回到了江南老家那個爬滿藤蘿的小院。電話那頭,母親絮叨著家鄉的梅雨季,濕漉漉的空氣彷彿能透過聽筒漫過來。掛了電話,抬眼望去,鄰居金髮碧眼的小男孩正騎著單車從門前呼嘯而過,車輪碾過路邊掉落的加州罌粟花瓣。這奇異的時空交疊感,大概就是我們這群「家住加利福尼亞」,卻把心掰成兩半的人,最日常的寫照。


記得剛來時,逛超市簡直是一場文化探險。推著購物車在寬敞明亮的貨架間穿梭,滿眼是花花綠綠的英文標籤。想找瓶郫縣豆瓣醬,像在玩尋寶遊戲,繞過堆積如山的各色莎莎醬,躲開整整一冷櫃的芝士,終於在亞洲調味品那不起眼的一角,看到那抹熟悉的暗紅。那一刻的欣喜,不亞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結帳時,收銀員小哥對我的「老乾媽」投來好奇一瞥,我笑著說這是「Chinese Ketchup」,他恍然大悟般點頭,還熱情推薦了一款本地辣椒醬讓我「對比測評」。這種細微處的文化碰撞與接納,像生活裡的調味料,時而辛辣,時而甘甜。


過年最是熱鬧,也最是五味雜陳。朋友家的客廳成了臨時「唐人街」,幾家人擠在一起,空氣裡瀰漫著紅燒肉的醬香、餃子餡的鮮香。大人們手忙腳亂地擀皮、包餡,孩子們穿著新買的唐裝(雖然第二天可能就被當成普通襯衫穿去學校),滿屋子瘋跑,嘴裡蹦著中英夾雜的童言童語:「Mommy,我要red envelope!」窗外沒有爆竹聲,電視裡放著國內春晚的直播,時差讓笑點都遲到幾小時。午夜時分,大家舉杯互道「新年快樂」,聲音透過窗戶,融入加州清冷的夜空。那一刻的喧囂與溫情,是我們在太平洋此岸,親手搭建起來的「故鄉碎片」。


孩子們在學校的經歷,常讓我們在忍俊不禁中思考文化傳承的重量。女兒五歲時,幼兒園老師興奮地告訴我,她向全班介紹了「Dragon Boat Festival」。老師展示著女兒帶去的迷你「龍舟」照片——那是我用紙盒和彩紙糊的,還插了根牙籤當船槳。女兒一本正經地解釋:「我們划船,是為了找一個叫屈原的詩人,還要吃三角形的米飯!」老師和小朋友們聽得一臉認真,還問「米飯為什麼是三角形?」。後來,女兒班上的手工課主題,真的變成了「製作你的龍舟」。看著一群金髮碧眼的孩子們,用紙盤和吸管興高采烈地做著歪歪扭扭的「龍舟」,嘴裡模仿著女兒教的「加油!加油!」,心裡有種奇妙的感動。傳統的種子,以這樣可愛的方式,在異質的土壤裡悄然發芽、變形,卻也煥發出生機。


在加州住了十幾年,「家」的概念早已超越了地理標籤。它既是院子裡那棵伴著孩子長高的枇杷樹(雖然結的果子總是酸得皺眉頭),是社區圖書館裡那幾本被翻得捲了邊的中文繪本;也是微信家族群裡永不間斷的叮囑和嘮叨,是廚房灶台上那口從國內背來的沉甸甸的鑄鐵鍋。我們在Costco的巨型貨架間精打細算,也在華人超市的活魚攤前排隊等待現殺的鱸魚。我們熟練地切著感恩節火雞,也固執地在冬至那天一定要搓一頓湯圓。


有人說我們是「夾縫中的人」。其實不然。我們更像是橋樑,雙腳穩穩地踏在太平洋兩岸的土壤裡。在加州的陽光下,我們努力生活,也小心守護著從故土帶來的那一縷文化薪火。這份守護,不在於多麼宏大的敘事,它就藏在孩子們自然而然說出的中文詞彙裡,在鄰居品嚐我們分享的月餅時驚喜的眼神裡,在每個傳統節日裡,我們笨拙卻真誠地復刻著記憶中味道的努力裡。這份「不悔」,不是口號,是無數個充滿煙火氣的日常堆疊起來的踏實。此心安處,是吾鄉。而心很大,足夠同時裝下華夏的血脈深情,與加州那遼闊自由的藍天。


看哭了!那個在超市找豆瓣醬的場景太真實了!每次在Trader Joe\’s看到新出的亞洲風味零食都像開盲盒,買對了能開心一整天!
想請教一下博主,在海外怎麼讓孩子保持中文學習的興趣啊?我家娃一上中文課就抗拒,頭疼死了。
坐標溫哥華,深有同感!過年包餃子簡直是海外華人團建活動,誰家擀麵杖好用都成了重要情報。
喜歡「橋樑」這個比喻。昨天我老闆還問我端午節習俗,解釋完他居然記筆記了,說要分享給團隊,莫名有種文化大使的使命感哈哈。
博主寫得好有畫面感!尤其是孩子們做紙龍舟那段,又暖又好笑。下次幼兒園活動我也試試帶點中國元素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闪电馄饨

关注0

粉丝0

帖子737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