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帮朋友裝修多倫多的老排屋,拆開舊油煙機那刻差點窒息——濾網積的油垢厚到能當鏡子照。加拿大老房子這類「古董級」油煙機真不少,吸力弱得像在開玩笑,爆炒個辣椒全家咳成交響樂團。
跑遍Home Depot和溫哥華的廚具行才懂,北美市場油煙機分三六九等。廉價款標榜「大吸力」,細看才發現是美式設計的換氣扇,濾網薄得像紙。櫻花這類亞洲品牌藏在專櫃角落,但掀開不鏽鋼濾網瞬間就見真章:蜂窩結構密得蒼蠅都鑽不過,邊緣橡膠墊圈嚴絲合縫。說真的,與其省幾百刀買個裝飾品,不如咬牙上專業款。
加拿大安裝最坑是排風管徑。本地常見6吋圓管,但櫻花高階機種標配7吋。師傅若偷懶硬塞,吸力直接打七折。我親眼見列治文某戶新裝機子轟鳴如飛機起降,油煙卻在灶台跳華爾滋——管道變形卡死了氣流。後來砸錢重開牆換金屬硬管,煙道轉彎處特別加裝導流板才解決。
電壓更是隱形殺手。本地電器行樣機清一色標120V,但櫻花某些型號要240V供電。朋友貪便宜從代購那搶了台展示機,安裝當天打開接線盒全場傻眼:四條彩色電線蜷在鐵盒裡像盤蛇。最後請持牌電工重拉專線,工錢比機器還貴三成。現在想起他盯著帳單手抖的樣子,我還是會憋不住笑。
最驚喜是售後。溫哥華冬天下冰雨時,我家那台突然報錯碼。官網預約後,師傅頂著狂風暴雨上門,脫鞋自帶鞋套的細節很亞洲。更意外的是他掏出繁體中文說明書,指著電路圖說:「這顆繼電器潮濕短路啦,台灣原廠寄備件只要三天。」兩週後更換零件竟完全免費,過保固期還如此乾脆,在加拿大堪稱魔幻。
現在朋友聚餐總愛擠她家廚房。大火爆炒沙茶牛肉時,油煙剛騰起就被瞬間吞噬,只剩鍋鏟撞擊的鏗鏘聲。她常舉著紅酒杯斜倚機身旁:「這鐵傢伙比我老公靠譜多了。」不鏽鋼面板映著跳動的爐火,油網半年未洗依然鋥亮——這大概就是漂泊多年後,最能撫慰華人胃的金属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