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基隆崁仔頂漁市,攤販老闆拎起一尾銀光閃閃的竹簽魚,笑著說:「這尾『海裡的白金』懂吃的人才搶得快!」回家清蒸上桌,魚肉細嫩帶著淡淡甜味,這才驚覺這種平民魚貨的迷人之處。
竹簽魚的營養密度高得驚人。每100克魚肉藏著20克優質蛋白質,比雞胸肉更易被人體吸收。最珍貴的是魚腹那層半透明油脂,DHA含量竟是三文魚的1.8倍,上次帶小姪女做健檢,醫生特別指著報告說:「腦神經發育指數衝這麼高,最近常吃竹簽魚吼?」
挑竹簽魚是門真功夫。在漁港蹲點十年以上的船老大教我:魚鰓要選胭脂紅的,暗褐色代表離水超過兩天;指腹輕壓魚背要有彈簧般的回彈感,若留下凹痕就別買。有次在超市見到特價竹簽魚,魚眼泛白霧狀,回家烹煮果然飄出淡淡氨水味,整鍋湯都毀了。
冷凍櫃裡的竹簽魚更要小心。去年幫餐廳朋友驗貨,拆開號稱「急凍現撈」的貨箱,冰晶刺得像小針山,這種反覆解凍的魚肉纖維早已碎裂。真正的好貨,魚體覆著薄如蟬翼的冰衣,透過冰層還能看清銀藍色澤的原始斑紋。
料理時保留銀膜是關鍵。那層閃亮魚皮富含膠原蛋白,乾煎時用薑片把鐵鍋擦到冒煙,拍點樹薯粉鎖住肉汁。起鍋前淋上米酒嗆鍋,香氣竄得整條街都聞得到。上次社區辦桌端出這道,八十歲阿嬤邊挑魚刺邊念:「少年時在漁村天天吃,現在皺紋都比隔壁查某少啦!」
魚攤老闆總說竹簽魚要挑彎的才新鮮,真的假的?
懷孕中期可以每天吃嗎?聽說重金屬含量低但想確認
求冷凍保存技巧!上次退冰後肉質變超粉
在北海道吃過鹽烤竹簽魚連骨頭都酥脆,有人試過在家做嗎
魚腹黑膜要不要去除?阿基師說有毒但老一輩都吃下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