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糕點店推薦:本地必嚐熱門糕點店top10
最近這胃,簡直被傳統糕點勾了魂。說來也怪,明明滿街都是精緻西點,偏偏迷上了那些老鋪子裡飄出的米香、油酥味,還有阿公阿嬤們手作的那份樸實溫度。跑了不下幾十家,舌頭都快成糕點評鑑儀了,硬是挑出這十家,是真值得你專程跑一趟、甚至排個隊的「心頭好」。
藏在老城區轉角,不起眼的紅磚門面,飄出的黑糖香能勾人過馬路。他家最絕的是「古早味黑糖糕」,用純正龍眼乾木柴熬煮的黑糖漿,拌入蓬萊米漿蒸製。口感是那種微帶彈性的綿密,不是死甜,是黑糖獨有的焦香韻味在舌尖化開,溫潤得很。老闆堅持當天現蒸現賣,下午三點出爐,去晚了只能聞空氣裡的甜香嘆氣。
別被這文藝名字騙了,手藝可是實打實的功夫。主理人是位退休老師傅,一雙揉麵的手像有魔法。招牌「千層油蔥酥」堪稱藝術品,層次多到數不清,薄如蟬翼,咬下去是驚人的酥脆,伴隨爆香的紅蔥頭鹹香,完全不油膩。他家的綠豆椪也絕,綠豆沙炒得細滑如絲,帶著淡淡豬油香,皮薄餡多,吃到第三塊才想起要拍照。
三代傳承的老字號,專做「古早味大餅」。紅豆、綠豆、魯肉、咖哩,樣樣經典。最愛他家的「咖哩椪」,外皮酥鬆,內餡是濃郁的台式咖哩香,夾雜著細碎的肉末和炒得噴香的豆干丁,鹹香微辣,配著熱茶,一塊接一塊停不下來。餅身夠厚實,一個管飽,是懷舊的紮實滿足。
這家開在傳統市場裡,沒招牌,認人潮就對了。老闆娘用中藥行買的決明子、菊花熬煮糖水,調製出獨門配方的「涼糕」。口感冰涼軟Q,帶著天然草本清香,甜度極其克制,是燥熱午後最解膩的恩物。還有季節限定的「艾草粿」,艾草香氣濃郁撲鼻,內餡鹹香蘿蔔乾或甜紅豆沙,皮Q餡足,滿口都是大地芬芳。
愛吃鹹糕點的看過來!這家專精於各種「鹹粿」。招牌「芋頭鹹粿」真材實料,吃得到大塊鬆軟的芋頭角,混合著油蔥、蝦米和香菇的鹹香,煎得外層焦脆,內裡軟糯,香氣逼人。還有「菜頭粿」也是必點,蘿蔔絲清甜,煎得金黃,蘸點特製蒜蓉醬油,簡單純粹的好味道。
喜歡南洋風情又愛QQ口感的,這家是寶藏。主打娘惹糕點,「椰絲糯米球」(Ondeh Ondeh)做得極好,咬破薄薄糯米皮的瞬間,溫熱的椰糖漿爆漿而出,混合著外層新鮮椰絲的清香,甜蜜又不會膩人。「九層糕」色彩繽紛,層次分明,椰漿味濃郁,口感紮實帶點彈性,是視覺與味覺的雙重享受。
海歸老闆把法式甜點的精緻融入了中式糕點。最驚豔的是「鐵觀音茶酥」,酥皮輕盈如羽毛,內餡是濃郁的鐵觀音茶餡,微苦回甘的茶香完美中和了甜度,高雅不落俗套。「桂花酒釀馬來糕」也別有風味,酒釀的微酸與桂花香氣交織,蓬鬆濕潤,吃一口彷彿置身秋日江南。
這家專做「傳統米苔目」和相關米製品起家,後來延伸的「黑糖米糕」一炮而紅。用自家磨的在來米漿,加入黑糖長時間攪拌蒸熟,口感介於發糕和碗粿之間,綿密濕潤中帶點彈性,黑糖香氣純正濃郁。冷吃Q彈,熱吃鬆軟,淋點煉乳或撒點花生粉,簡單古早味,暖心又暖胃。
這家小攤只賣三樣東西:白糖粿、芝麻球、雙胞胎。但樣樣是經典中的經典。剛起鍋的「白糖粿」長得樸實,外層酥脆,內裡軟糯拉絲,裹著細細的糖粉和花生粉,熱騰騰的吃,是童年放學路上的幸福記憶。「芝麻球」個頭不大,芝麻香爆炸,內餡是流心的黑芝麻醬,燙口也要小心咬。
最後壓軸,留給這家堅持古法炭烤的「鳳梨酥」。有別於常見的機器烘烤,炭火賦予了酥皮一種獨特的焦香氣,內餡是土鳳梨熬煮的纖維果肉,酸度明亮,甜而不膩,吃得到鳳梨的粗纖維口感。酥皮奶香足,與微酸的鳳梨餡搭配得恰到好處,配著炭火香,是值得細細品味的老派浪漫。雨天配杯熱茶,絕配。
這十家店,有的藏於鬧市,有的隱於巷弄,共同點是那份對傳統味道的執著與手作的溫度。糕點不該只是甜膩的點綴,它們承載著記憶、技藝與土地的情感。下次嘴饞,別只盯著櫥窗裡的馬卡龍,試試拐個彎,去這些鋪子裡,感受一下老手藝在舌尖綻放的魅力。那份樸實的驚喜,往往最動人。
天啊!第三家那個咖哩椪形容得太生動了!上次去排了半小時,但第一口咬下去就覺得值了!魯肉大餅也超推!
求問第五家鹹粿的具體位置!在市場裡面哪一區啊?繞了兩圈都沒找到好想吃芋頭鹹粿!
鳳梨酥那家真的超讚!炭火香是靈魂!不過要早點去,上次下午四點到就賣光了老闆說現在產量有限。
看到白糖粿就淚目了真的是小時候的味道!那家阿婆的油鍋感覺永遠都那麼滾燙,芝麻球咬下去爆漿的瞬間超療癒!
第九家的黑糖米糕冷吃真的絕!冰過之後更Q,夏天從冰箱拿出來直接吃,清涼消暑又不會太甜,家裡長輩也超愛。
那家娘惹糕店的老闆娘人超好!上次買九層糕還送了一小塊斑蘭蛋糕試吃,香氣超濃!Ondeh Ondeh 要現吃,帶回家口感會差一點點。
鐵觀音茶酥聽起來好特別!價格大概落在哪邊?想買來當伴手禮送人,怕太貴傷荷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