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高雄美濃這間老麵館,空氣裡那股醇厚的牛肉湯香,像隻無形的手,一把將你拽回二十年前的灶頭邊。斑駁的菜單貼在牆上,字跡被油煙燻得有些模糊,價格倒是實在。老闆阿坤伯揉麵的背影,就是這碗麵最好的背書。
招牌紅燒牛肉麵(NT$180),湯色是沉穩的醬褐,湊近一聞,八角、花椒、豆瓣醬的香氣層層疊疊,底下藏著牛大骨慢燉十二小時的深沉底蘊。選的是澳洲腱子芯,筋肉交錯,燉得透而不爛,筷子一夾,纖維絲絲分明卻入口即化。那麵條也講究,中寬的手工麵,帶點倔強的咬勁,能牢牢掛住湯汁,每一口都踏實。
私心最推「半筋半肉麵」(NT$200)。牛筋燉成剔透的琥珀色,軟糯中帶點纏綿的咬感,與瘦肉部位交替入口,是口感上的二重奏。湯頭比招牌款更顯溫潤,膠質的稠感輕輕裹住舌頭,尾韻回甘。記得,第一口先喝原湯,第二口再拌進阿坤伯自煉的牛油辣渣,香氣瞬間拔高一個層次,額頭微微冒汗才叫過癮。
這裡的價目,是高雄巷弄的體溫計。沒有花俏名目,漲價也總是慢半拍。阿坤伯常掛嘴邊:「麵要實在,錢要賺得安心。」 一碗麵,幾碟小菜,拼湊出市井的飽足。離座時,碗底朝天,連最後一滴湯都捨不得剩下,那黏唇的餘韻,是對老手藝最直白的致敬。
看完立刻衝去吃了!半筋半肉麵的牛筋真的絕了那個膠質黏嘴唇的感覺好幸福!但辣渣真的超猛,加半匙就狂灌兩杯酸梅湯。
油豆腐真的必點!平平無奇的東西吸飽湯汁後昇華了,比牛肉還驚艷。老闆娘阿姐看我喜歡,還偷偷多給我一塊(小聲)。
從台北下來玩專程去吃,湯頭確實濃厚,但價格是不是悄悄漲了?去年來好像便宜10塊?不過那個豬頭皮切工真的厲害,薄到透光。
求問學生黨怎麼吃划算?單點招牌麵加一碟蘿蔔剛好230,月底荷包緊啊有沒有隱藏吃法?
照片拍得我口水直流!那個湯的色澤太犯規了!但想問下午兩點去人會少一點嗎?上次假日中午排了快40分鐘,差點餓暈在騎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