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广州的美食,银记肠粉店绝对是绕不开的传奇。这家老字号开了几十年,从我小时候跟着爷爷去西关老店吃起,到现在每次回广州必打卡,肠粉的味道始终如一,成了我味蕾上的乡愁。记得第一次去时,店里人声鼎沸,蒸气腾腾,师傅们手法娴熟地摊米浆,加馅料,蒸出来的肠粉薄如纸、滑如丝,一口下去,米香四溢,那感觉至今难忘。银记的经典之处,不光在味道,更在于那份坚持传统工艺的执着——米浆用优质粘米现磨,馅料新鲜现做,酱汁秘制调配,每一口都透着老广的匠心。
要说必吃的经典肠粉,首推虾仁肠粉。虾仁选得饱满弹牙,蒸得恰到好处,咬下去汁水迸发,配上微甜的豉油和香脆的炸蒜,层次感十足。记得有次带外地朋友去吃,他一口下去就惊呼“这虾仁怎么这么鲜!” 银记的虾仁处理得干净利落,没有腥味,只留海味的甘甜,难怪成了招牌。另一款牛肉肠粉也值得一试,牛肉片切得薄厚均匀,蒸后嫩滑不柴,淋上特制酱汁,带点微辣,吃起来爽口不腻。我常点这个当早餐,配杯热豆浆,一整天都元气满满。
叉烧肠粉则是老广们的心头好。叉烧肥瘦相间,甜咸适中,蒸进肠粉里,米皮吸收了肉汁,入口即化。有次在店里偶遇一位白发老伯,他说从年轻时吃到现在,叉烧的味道从没变过,“这才是广州的魂啊”。银记的肠粉之所以经典,还在于它背后的文化——肠粉起源于清末民初,是平民美食的代表,银记传承了这份朴实,价格亲民却品质不减。比起新派肠粉店的花哨创新,银记坚守老方子,用时间沉淀风味,每一口都像在翻阅一本活生生的美食史书。
深度聊聊肠粉的制作,那是一门艺术。米浆的浓稠度、蒸的火候、馅料的搭配,样样讲究。银记的师傅们大多干了几十年,手法如行云流水,一拉一刮间,米皮薄透均匀,馅料分布完美。这手艺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我试过在家模仿,结果不是破了就是厚了,才知银记的厉害。肠粉的灵魂还在酱汁——豉油、蚝油、香油按秘方调和,不咸不淡,提鲜增香。这让我想起美食家蔡澜的话,“肠粉吃的是平衡”,银记的经典款正是这种平衡的极致,简单中见真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