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度寫篇博文分享下青斑魚嘅英文名稱同翻譯技巧,呢個題目睇落簡單,但背後隱藏咗唔少語言同文化嘅奧秘。我成日喺海鮮市場或者餐廳見到呢種魚,佢啲藍綠色斑點好易認,肉質又鮮甜,係廣東菜同台灣料理嘅常客。不過,當我試過幫朋友翻譯英文菜單嗰陣,先發現青斑魚個名好易搞亂,搞到外國人一頭霧水。
講到青斑魚嘅英文名稱,佢正式學名係Epinephelus coioides,但日常用嘅話,最常見係叫Orange-spotted grouper或者Brown-marbled grouper。點解有咁多版本?因為呢種魚分佈好廣,從東南亞到太平洋都有,唔同地方嘅漁民或科學家會根據佢嘅特徵改名。比如話,喺美國西岸,有人叫佢Blue-spotted grouper,強調啲斑點嘅顏色;但喺澳洲,可能直接用Grouper呢個統稱。我有次去馬來西亞旅行,當地人話佢哋叫Leopard coral trout,呢個名仲浪漫,似豹紋咁。其實呢啲名都係源自魚嘅生態習慣,青斑魚鍾意藏喺珊瑚礁,斑點有保護色作用,翻譯時要諗返佢嘅生物背景,唔好直譯成\Green-spotted fish\,咁樣會失晒原意。
翻譯青斑魚嘅名,唔係淨係查字典咁簡單,要睇場景同對象。試過幫一間海鮮餐廳寫英文菜單,我將\清蒸青斑魚\譯做Steamed Orange-spotted grouper with ginger,客人一睇就明,仲讚專業。但係如果係學術論文,就要用返Epinephelus coioides,仲要加個括號註解,避免混淆。最易中伏嘅係,中文嘅\青斑\有時指唔同品種,好似香港人講嘅青斑可能係另一種石斑,翻譯前最好查清楚拉丁學名。我嘅貼士係,多啲參考國際魚類資料庫,好似FishBase,佢哋有齊各地俗名,仲可以睇到圖鑑,幫你避免鬧笑話。
記得有次同個美國朋友去台灣魚市場,佢指住條青斑魚問係咩嚟,我順口話係\Green grouper\,佢即刻皺眉話冇聽過。後來我解釋返Orange-spotted grouper嘅由來,仲分享咗啲斑點點樣幫魚偽裝,佢先恍然大悟。呢啲經驗教識我,翻譯唔只係轉換語言,仲要傳遞文化故事。好似青斑魚咁,佢個名背後有海洋生態嘅智慧,學識點譯,等於打開一扇窗去睇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