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餐廳多年,我深深體會到招聘員工的痛點——記得去年旺季,我們忙到翻桌率破表,卻因一個關鍵服務生突然離職,整個團隊亂成一團。那時我才醒悟,高效招聘不是隨便貼個廣告就能搞定,它關乎餐廳的生死存亡。
首先,得從「需求清晰化」下手。別急著發招聘啟事,先坐下來和團隊開會,定義職位核心:例如,服務生不光要笑容滿面,還得扛得住高壓時段,比如週末午市人潮。我曾在台北一家小店試過,把「能應付突發客訴」寫進JD,結果招來的人上手快三倍,減少磨合期。
接著,渠道多樣化是關鍵。線上部分,別只依賴104人力銀行,試試小紅書或FB在地社團——我常po些幕後花絮,像廚房團隊備餐影片,吸引年輕人主動投履歷。線下呢?每季辦個小型招聘會,在店門口擺攤送試吃品,去年我們在台中商圈這樣做,當場面試五個合適人選,省掉一堆紙本流程。
篩選環節要高效,別埋頭看百份履歷。我訓練經理用「30秒掃描法」:先抓關鍵詞如「餐飲經驗」或「輪班彈性」,再電話初篩問開放題,比方「描述你處理過最糟的客訴?」這招幫我們淘汰八成不合適者,聚焦真正潛力股。
面試時,玩點真實情境測試。帶應徵者進餐廳,模擬高峰時段點單——有次我故意製造混亂,觀察對方應變力。結果發現,能冷靜協調的人,九成留任超過一年。別光談理論,行動見真章。
最後,決策要果斷。面試完當天回饋,避免人才被搶走。我們設定「48小時規則」,經理和團隊投票後立刻發offer。記得前年招到一位資深廚師,就是靠這速度,他現在成了分店支柱。
招聘不是終點,入職培訓銜接好,新人三天內上手。總之,這些方法源自血淚教訓,試著融入你的餐廳文化,效率自然飆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