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高筋面粉英文,名称翻译与烘焙用法指南 ...

高筋面粉英文,名称翻译与烘焙用法指南

6 天前 评论(5)

記得第一次在英國超市找高筋麵粉,我盯著貨架發呆——滿眼都是\plain flour\、\self-raising flour\,就是不見熟悉的包裝。問了店員才知道,他們叫\bread flour\,這才恍然大悟。烘焙十年了,從台灣小店到巴黎烘焙坊打轉,我發現麵粉的名稱不只是翻譯問題,更牽涉到烘焙的靈魂。


高筋麵粉英文是\bread flour\或\high-gluten flour\,但別被字面騙了。它核心在蛋白質含量,通常在12-14%之間,比中筋麵粉的9-11%高出一截。蛋白質遇水形成麵筋,就像建築的鋼筋骨架,麵包能否膨脹得挺拔,全靠它支撐。有次我用錯中筋粉做歐包,成品塌得像煎餅,教訓深刻——不是所有麵粉都能扛起發酵的重擔。


翻譯背後藏著文化差異。華人習慣用\筋度\分類,西方則以用途命名。像美國標\bread flour\,法國寫\farine de blé pour pain\,德國用\Backstarkes Mehl\,都指向同個真理:高筋粉專治難搞的酵母麵糰。尤其做貝果或義式佛卡夏,麵糰要反覆摔打,高筋粉的韌性讓麵筋網絡層層交疊,咬下去才有那彈牙的\喀嚓\聲。


實戰中,我堅持三原則:先看蛋白質標示,選12%以上的;揉麵時水溫控在28°C以下,避免麵筋過早瓦解;最後發酵寧可慢些,讓酵母與麵筋充分對話。有回教學生做可頌,他抱怨層次不分明,一問才知用了低筋粉——油脂裹不住弱麵筋,烤完全黏成一團。換高筋粉後,酥皮立刻立體如千頁書。


進階玩家可玩混合配方。我愛用90%高筋粉搭10%全麥粉,既保留筋性又添麥香。但切記:高筋粉不是萬靈丹,做蛋糕餅乾反而毀質地。它像嚴師,逼你精準掌控時間與力道。當深夜揉著麵糰,感受它在掌心從黏糊變成綢緞般光滑,那瞬間——麵粉早已不只是食材,而是與時間較勁的藝術。


用高筋粉做吐司總是發不高,是酵母量不夠還是揉麵過度?
法國T55麵粉能替代高筋粉嗎?看蛋白質含量好像差不多
分享冷凍高筋粉的保存技巧!開封後結塊怎麼辦
試過用高筋粉混糯米粉做麻糬麵包,意外Q彈,大家可試試
求推薦亞洲品牌的高筋粉,在加拿大超市買的都太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云端追随

关注0

粉丝0

帖子727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