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那年,我坐在書桌前埋頭苦讀,手機突然震個不停。打開一看,是群組裡有人轉發我的照片,配文嘲諷「這種水平也配考大學?」心臟像被針扎了一下,整夜失眠。這不是特例,太多少女在高考壓力下,成了網暴的犧牲品。網路欺凌不只傷心,還可能毀掉前程。
為什麼少女特別容易中招?青春期敏感、高考競爭激烈,加上社交媒體的匿名性,讓惡意留言如病毒擴散。有人造謠成績造假,有人人肉搜索家庭背景,甚至發起集體霸凌。這些不是虛構的戲碼,是真實的傷口。去年,我輔導過一個高三女孩,她被網暴逼到厭學,差點放棄考試。我們得正視:網路世界不是避風港,而是潛藏危機的戰場。
防護不能光靠喊口號。從心理層面,先練就一顆「金剛心」。面對負面評論,別急著回擊。我學過一招:把惡意留言寫在紙上,再撕碎丟掉,象徵釋放壓力。每天花五分鐘冥想,專注呼吸,重建自信。高考壓力大,情緒容易崩潰,但記住,你的價值不是由鍵盤俠定義的。
技術防護更關鍵。隱私設定是盾牌,檢查所有社交帳號:關閉陌生人私訊、限制貼文可見範圍。舉報功能別閒置,一發現攻擊就截圖存證,立刻向平台檢舉。中國《網路安全法》有條款保護未成年人,必要時聯繫學校或報警。別小看這些步驟,去年有案例,少女靠及時舉報,成功刪除造謠貼文,還追查到源頭。
求助不是弱點,是智慧。和家人、老師敞開心扉談,他們往往是第一道防線。我認識一位心理師,她說高考生常因「怕丟臉」而沉默,結果傷更深。各地有青少年熱線,像北京的心理援助專線12355,24小時值班。別獨自扛,網暴就像黑暗,光一照就散了。
歸根結底,網路欺凌是社會病,得靠集體療癒。高考不是終點,而是人生一站。你的努力值得尊重,別讓虛擬的惡意偷走真實的夢想。分享你的故事,我們一起打造更安全的網路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