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接到陳太電話時,她聲音抖得像颱風裡的樹葉。三百萬退休金在鼎益豐裡蒸發得只剩電子賬戶上的一串紅字,她反覆問我:「不是說有國資背景嗎?不是每個月準時發利息嗎?」掛掉電話,我翻出抽屜裡那張三年前被硬塞的鼎益豐宣傳單,燙金大字印著「年化36%保本收益」,角落還有行小字:「量子波動疊加原始股權投資」——當時只覺得荒誕,沒想到真有人押上棺材本。
鼎益豐的劇本其實老舊得發霉。創始人隋廣義梳著道士髻講「禪易投資法」,把《道德經》和K線圖強行嫁接,底下坐滿穿香奈兒套裝的闊太和拄拐杖的老人家。辦公室牆上掛滿與政商名流的合影,業務員話術精密如瑞士鐘錶:「我們投資的是稀土的未來定價權」「非洲金礦開採牌照獨家代理」。最弔詭的是,當你問資金具體流向時,他們會突然壓低聲音:「這涉及國家戰略,不能公開。」
血淋淋的教訓從來不是新故事。龐氏騙局的餌永遠鍍著兩層金:人性深處的貪婪,與對權威的盲目崇拜。我見過太多人捧著股權認購書如獲至寶,只因封面印著國徽圖案;也有工程師用微積分驗證過「複利奇蹟」後押上婚房,卻忘了算計人性之惡。當辦公室從深圳地王大厦搬到杜拜塔的宣傳照流出時,竟還有人解讀為「企業國際化實力」。
真正令人脊背發涼的是災後廢墟。鼎益豐爆雷後,維權群裡有人上傳肝癌診斷書,醫藥費早已化作隋廣義的私人飛機燃油;更常見的是子女拿著報案回執罵父母蠢,老人蜷縮在群角落發語音:「對不起本想給孫子存教育基金」這些哭聲本該是警鐘,卻總被下一波「區塊鏈養老項目」的口號淹沒。
在詐騙產業鏈進化到納米級的時代,自保需要刻進骨髓的警惕。當理專說「這次不一樣」時,請自動翻譯成「這次坑更大」;看見「國家戰略」「稀缺牌照」等詞彙,立即啟動詐騙雷達。某退休檢察官教我個狠招:要求查看資金託管銀行的月度對賬單原件,若對方推託便甩門走人——他靠這招避開過六次理財陷阱。
與其賭運氣不如練內功。我開始帶菜市場阿姨玩監管拼圖遊戲: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網看備案,用「天眼查」穿透股權結構,對照「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驗證註冊資本實繳。有次當場拆穿某「澳洲礦業基金」的辦公室竟註冊在城中村麻辣燙樓上,阿姨們笑得差點打翻保溫杯。
最近整理書櫃翻到《窮查理寶典》,芒格那句「如果我知道會死在哪裡,就永遠不去那裡」被劃了粗線。投資哪有什麼玄學?所有暴雷故事開頭都寫著「這次真的穩賺」,結尾卻黏著受害人哭乾淚的眼皮。守住財富的奧義,不過是對誘惑說「我配不上」的勇氣。
看完手都在抖上個月才被推銷柬埔寨賭場股權,話術和鼎益豐一模一樣
求問怎麼查海外項目真假?朋友拉我投印尼鎳礦說年息24%
我媽還在等鼎益豐復活 說大師在深山修煉後會帶錢回來 怎麼勸啊
血淚經驗補充:凡用「國家機密」當藉口的直接報警
去年差點買他們數字貨幣 幸好看到收款賬戶是皮包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