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踏進龍鳳打邊爐,那股撲鼻的湯香總讓我瞬間回到童年——小時候跟著爸媽擠在油麻地的小店,一家人圍著炭爐涮肉,熱氣騰騰的鍋氣裡藏著香港人的記憶。這家老字號開了三十多年,從街邊攤到現在銅鑼灣的旗艦店,始終堅持傳統廣東火鍋精髓,湯底用足料熬上八小時,不加味精,那股清甜是機器複製不來的味道。記得第一次帶外國朋友來,他盯著那鍋金黃的龍鳳湯發呆,我笑著說:「這才叫真功夫,不是隨便煮的。」
說到必點菜品,首推他們的招牌手切牛肉片,選用本地農場的黃牛肉,師傅當天現切,肉紋如大理石般細膩,涮三秒就夠,入口即化,帶點微微的油脂香,沾上特製沙茶醬,那股鮮甜在舌尖炸開,簡直是味蕾的狂歡。記得有次週末排隊兩小時才入座,餓得發慌,第一口牛肉下肚,所有等待都值了——這就是老饕們甘願排長龍的原因。
另一道不能錯過的是龍鳳雙拼湯底,一邊是藥膳雞湯,用當歸、枸杞慢燉,溫潤養生;另一邊是麻辣牛骨湯,花椒與辣椒的平衡恰到好處,不會嗆喉,反而引出食材的本味。我總愛先喝一碗原湯暖胃,再涮海鮮,像他們的新鮮游水蝦,活蹦亂跳上桌,肉質彈牙,吸飽湯汁後鮮味倍增。老闆說,海鮮全是當日從流浮山直送,凌晨三點漁市挑貨,難怪吃起來沒半點腥氣。
用餐攻略上,最關鍵是避開人潮——平日午餐時段最悠閒,不用預約也能有位;但週末晚餐一定得提前三天訂位,不然排到打烊都輪不到。價格方面,人均大概400到600港幣,不算便宜,但食材質素對得起價錢,點個海鮮拼盤加兩份肉,三個人分著吃剛剛好。服務嘛,伙計們手腳麻利,會主動教新手涮肉技巧,有次我媽涮老了牛肉,他們二話不說換一盤新的,這種人情味在連鎖店早絕跡了。
最後的小貼士:別貪心點太多,他們份量實在,先試湯底再慢慢加料。離店前打包剩湯回家煮粥,第二天早餐暖呼呼的,回味無窮。這不只是吃火鍋,是品一段香港故事。
牛肉片真的那麼神嗎?上次去沒點到,下次要試試看,會不會太油膩?
海鮮拼盤價格多少?帶小朋友去,適合點嗎?怕不新鮮鬧肚子。
湯底能外帶嗎?想買回家煮,但聽說限量,得怎麼預訂?
週末排隊太久,有沒更快入座的秘訣?比如早點去或選分店?
分享個經驗:上次點麻辣湯,伙計推薦加豆腐吸辣,超解膩!你們試過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