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黄金阁早茶,地道广式点心推荐与必点菜单精选 ...

黄金阁早茶,地道广式点心推荐与必点菜单精选

5 天前 评论(1)

週末晨光穿過黃金閣的雕花木窗,在青花瓷杯沿跳躍。空氣裡浮動著普洱的陳香、蒸籠的熱氣,還有老茶客夾著報紙聊馬經的粵語碎語。這家藏在上環老騎樓三樓的茶居,木椅吱呀作響了四十年,點心車輪流軋過地磚的痕跡,比任何米其林指南都更能說故事。


推開玻璃門的瞬間,穿白褂的陳伯便揚聲:「蝦餃叉燒包,照舊?」他手裡那籠蟹黃燒賣,透著薄皮湧出金黃油脂,像晨霧裡的燈塔。這裡的點心單是張泛黃的毛邊紙,邊角捲著油漬,但老饕都曉得——真正的好東西,得用耳朵聽。


「今日有新鮮筍仔熬嘅魚湯喺後廚,整籠魚湯小籠包試下?」推車阿姨壓低聲的提點,比菜牌管用十倍。那包子皮薄得透光,兜著奶白魚湯,咬破瞬間鮮味直衝喉頭,混著幾絲嫩筍的脆。隔壁桌阿婆教孫女:「要學飲茶,先學等。等師傅揉透麵團,等蝦仁醃足三粒鐘,等叉燒醬滲進肥瘦縫隙。」


黃金閣的蝦餃是活的藝術品。老師傅用刀背拍蝦的脆響,後廚日日準時響起。竹笙蝦混著豬油丁,裹進透如蟬翼的澄麵皮,褶子捏成十二道浪尖。蒸熟後臥在籠裡,粉紅蝦肉透紗而出,蘸點浙醋入口,彈牙間迸發海潮的甜。


叉燒包的秘密藏在凌晨四點的烤爐。肥膘如雪花紋的梅頭肉,在麥芽糖與玫瑰露酒裡翻滾,出爐時滴落的焦糖醬在鐵盤滋滋作響。掰開包子的剎那,琥珀色肉汁湧進蓬鬆的麵團氣孔,燙舌的甜鹹交纏,配著陳年鐵觀音才壓得住那股濃烈。


最驚豔是古法蛋撻。撻皮用冷藏豬油反覆摺疊六次,烤出千層酥皮薄如蟬翼。蛋漿是澳洲牛奶混本地農場雞蛋,撒現磨肉桂枝粉。咬下去「喀嚓」一聲,酥皮碎落滿襟,燙嘴的蛋餡滑如絲綢,甜度輕得像雲隙透下的光。


埋單前記得掀開桌墊——壓著張手寫的「師傅心水」。今日用紅筆圈著「薑汁馬拉糕」,那是老闆娘獨門手作。老麵種發酵三日,蒸籠揭蓋時薑香混著焦糖香沖天,糕體佈滿蜂巢氣孔,綿密得能在舌尖融化。配著濃普洱嚥下,喉頭竟浮起奇妙的回甘。


走出茶樓已近午市,回頭望見點心師傅在窗邊抽水煙。煙圈飄過掛了三十年的點心價目牌,玻璃下壓著泛黃的剪報:「黃金閣陳師傅 1985年全港點心大賽金獎」。真正的廣式早茶,從來不在米其林星星裡,在這些煙火繚繞的晨光中。



  • 睇到魚湯小籠包個描述即刻流口水!上次晨早七點去撞正新鮮出爐,個湯鮮到飲到底仲有魚蓉渣
  • 求問平日幾點去唔使排隊?上次週日等位等咗九個字,但個薑汁馬拉糕真係等到都值
  • 師傅心水單係咪每日唔同?上個月食過佢哋嘅陳皮牛肉球,陳皮香到連隔離枱都問係咩嚟
  • 提醒各位影相要快手!啲蝦餃出籠三分鐘就開始塌皮,最好叫兩籠,一籠食一籠影
  • 原來收銀台側邊有樽自製辣椒醬!問阿姐先拎到,點腸粉一流,帶到返屋企仲比點心更搶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星圖繪客

    关注0

    粉丝0

    帖子753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