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黄三记多伦多必吃美食,正宗港式茶点探店指南 ...

黄三记多伦多必吃美食,正宗港式茶点探店指南

5 天前 评论(5)

穿過多倫多唐人街的霓虹燈牌,黃三記那扇貼著褪色點心海報的玻璃門總飄出熟悉香氣。二十年前跟著老移民叔公初嘗這味,他捏著竹蒸籠邊緣說:「蝦餃皮透唔透,就知師父有冇偷工。」如今推門還是那陣混著豉油與豬油的暖風,白瓷碗碰撞聲裡藏著半世紀港味密碼。


鎮店水晶蝦餃用加拿大龍蝦混越南虎蝦,老師傅凌晨揉麵的力道精準到克。薄皮透出淡橘色蝦肉紋理,咬下瞬間先是筍粒脆響,接著蝦膏鮮甜在舌面炸開。最妙是收口處十二道褶子像蓮花瓣,老夥計阿強笑說:「褶多一滴汁都漏唔出,呢啲手勢全多倫多得我哋有。」


豉汁鳳爪的膠質黏唇度是時間魔法。先炸後蒸八小時,指節軟到能連骨頭嗦出髓。祕製醬油加了廣陳皮熬煮,甜味裡鑽出陳皮苦香。有次撞見老闆添醬缸,他拍著陶甕說:「呢桶嘢年紀大過你,八七年開店養到而家。」


流沙包掀蓋那抹金黃是視覺暴擊。鹹蛋黃混法國奶油打進空氣,咬破瞬間燙舌的流質竟有沙沙顆粒感。第三代掌櫃Vivian揭秘:「要冰凍鹹蛋黃磨粉再回溫,先有呢種熔岩帶金沙嘅效果。」配著鐵觀音,甜膩感被茶單寧劈開得恰到好處。


收銀台玻璃下壓著1980年代手寫點心單,泛黃紙上「酥皮蛋撻」仍用繁體標註。撻皮用豬油起酥層數多過法式千層,蛋漿滑得像綢緞。老客陳伯每週四必來:「後生仔整嘅撻皮硬過石頭,黃師傅撻模離火那秒鐘,要睇住雲石檯反光判斷火候㗎。」


離店時帶走盒蜂巢芋角,油炸網格裡芋泥裹著冬菇肉末。車開上DVP公路,冷氣吹散衣衫沾染的油香,後視鏡裡霓虹漸遠。忽然懂阿叔公的話:點心是會走的鄉愁,任你移民幾代,舌尖總記得銅鑼灣晨光。


求問下午茶時段要排幾耐?上次週六去等咗成個鐘
流沙包嘅金沙效果係咪要特定溫度先做到?自己試過十次都失敗
見到相片個蝦餃摺痕超靚!請問師傅收徒弟嗎?
可唔可以單買佢哋嘅豉油?上次撈麵用半瓶仲念念不忘
有冇人試過冷凍外賣?諗住買定半打芋角翻溫哥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量子涟漪

关注0

粉丝0

帖子723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