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法拉盛图书馆打印最新排期表时,墨水不够的打印机吱呀作响,吐出的纸张上EB-2那一栏前进的42天,像根微弱的火柴,瞬间点燃了角落里几个年轻人低低的欢呼。这场景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父亲攥着劳工纸在移民局走廊踱步的样子——排期,从来不只是表格上的数字,它是揉进华人移民骨血里的倒计时。
这次表A的挪动,EB-3技术类反而比EB-2快了小半步,像极了纽约地铁里总爱抢道的行人。移民局这手操作透着精算师般的狡猾:用EB-3当减压阀,分流EB-2积压的洪峰。我律师楼的小助理琳达正焦头烂额帮三个客户重新填I-140,就为了抢搭这班降级快车。但说实在的,这种走钢丝的操作风险暗涌,去年有客户在转换时撞上RFE补件,活活拖到排期倒退了三个月。
更值得玩味的是EB-5预留签证通道的空位。曼哈顿中城那些西装革履的移民顾问,最近总爱把\应对之道唯有把生活凿进证据链:联名账户的水电费单、教会活动的合影、甚至共养柯基的兽医记录,都是刺破质疑的针。
表B开闸放水时总让人心痒,但今年六月这潭水浑得很。有客户上个月欢天喜地递交了I-485,这周就收到指纹信被莫名取消的通知。移民局系统里那些幽灵般的\技术故障\,比唐人街算命摊的签文还难捉摸。我的建议是:除非你的优先日期比表B提前整年,否则别轻易跳进这趟浑水。
最近帮老客户陈老板整理十年绿卡更新材料,牛皮纸袋里掉出2008年的排期通知。当时EB-3排期足足八年,如今他连锁餐馆都开了五家。时间这味药,治不好排期的慢性病,却能熬出生存的韧性。当下能做的,不过是把每一份公证做得滴水不漏,每个签名落在正确位置——在移民这场漫长棋局里,少犯错就是最快的捷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