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商場看到963659-1的展示櫃,燈光打在那流線型的機身上,像塊溫潤的黑玉。我駐足看了十分鐘,連專櫃小姐都忍不住笑問:「先生,您要不要實際摸摸看?」這一摸,就開啟了我和這台「黑玉」的糾葛——它確實不只是個工具。
拆開盒子的瞬間,皮革混著新電子產品的特殊氣味撲鼻而來。機身比想像中輕,卻不是廉價的塑料感,邊緣過渡處的CNC切割精準得像手術刀劃過。按鍵回饋很妙,不是清脆的「咔噠」聲,而是種悶悶的紮實感,像按在吸飽水的海綿上又彈回來。這細節讓我立刻懂了,為什麼論壇有人說「這機器得用指腹感受」。
真正驚艷是夜拍測試。上週帶它去九份山城,凌晨三點的昇平戲院廢墟,肉眼幾乎只見輪廓。我隨手架在石階上,用長曝模式試拍。預覽圖跳出來那刻,背後賣茶葉蛋的阿伯湊過來驚呼:「少年仔,你這台是裝了夜視鏡喔?」暗處剝落的電影海報字跡、磚縫裡的青苔絨毛,全像浸在月光裡般浮出來。這不是單純的感光元件升級,是工程師對「黑暗」重新下了定義。
魔鬼藏在溫控裡
連續拍攝200張RAW檔後,機身只是微溫。拆開副廠電池蓋才發現玄機——散熱孔藏在卡榫轉軸處,像建築師偷藏的排水系統。難怪雨天拍攝時,鏡頭起霧了機身還保持乾爽。有次在沖繩颱風天拍浪,海水潑上機身順著溝槽流走,那設計簡直是工業詩歌。
但配件生態鏈讓人頭痛。原廠皮套要價台幣三千二,我跑遍光華商場才找到能完美兼容的副廠款。老闆從櫃底翻出樣品時挑眉:「這批貨只進十個,上個月工程師來買走九個。」果然,卡扣聲響起那刻,像子彈上膛般俐落。
購買前的靈魂拷問
如果你在相機街握著鈔票猶豫,先問自己三件事:常拍動態追焦嗎?介意手動轉盤少兩顆嗎?能否忍受續航焦慮?這台機器的浪漫在慢工出細活,要抓拍小孩踢球或街頭快閃,它會用對焦聲跟你抗議。但當你在暗房沖洗出銀鹽相紙,看見星軌層次比數位檔更立體時,會懂工程師的偏執。
上個月在咖啡館遇見同款機主,他指著我貼在熱靴座的防丟貼紙大笑:「你也中招啦?」原來我們都經歷過取景器蓋噴飛的糗事。現在機友圈流傳著暗號——當有人摸著熱靴槽苦笑,就遞給他一包3M無痕膠帶。這種笨拙的真實感,反而讓冷冰冰的參數有了體溫。
給三種人的真心話
給文青派:別被復刻外型騙了,它的RAW檔後製彈性會顛覆你對「文青機」的想像;給參數黨:官網標的動態範圍保守了,實測過曝兩檔拉回來的細節仍能數睫毛;給器材控:等二手市場崩盤再撿,第一批機主正為新韌體焦慮拋售,但記得檢查快門數——有人專買展示機改裝成數位相框。
離開展廳前,專櫃小姐塞給我一張便條:「充電時用豆腐頭別用快充,電池會記仇。」回家試果真如此,快充三次後續航掉7%。這機器像匹倔馬,得照牠的脾氣捋。現在它躺在我書桌,取景框映著窗外的101大樓。按下快門那聲輕嘆,是科技與靈魂達成和解的暗號。
看完立刻衝去三創摸實機!那個按鍵手感真的魔性,但想問快充頭用原廠的也會傷電池嗎?
被夜拍測試生火!但手汗人求問霧面機身防滑嗎?上次用類單眼手滑摔出陰影了
配件那段太真實!求光華老闆櫃位號碼,原廠皮套價格簡直在搶劫
作者說續航焦慮是怎樣?帶兩顆副電撐得過京都一日暴走嗎?下月要出國好慌
文末的靈魂拷問直擊心臟我果然還是需要每秒20連拍的功能,默默把手機購物車刪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