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好多朋友私訊,問我關於Akuna Capital的面試經驗,尤其是那些讓人頭痛的數列題。作為一個在量化交易圈混了快十年的老鳥,我親身經歷過他們的篩選過程,今天就來聊聊怎麼破解這些題目,順便分享一些求職的實戰技巧。
先說說Akuna Capital的背景吧。這家公司專攻高頻交易和衍生品市場,面試超級看重數學邏輯和編程能力。數列題是他們的招牌菜,不是隨便背公式就能過關的。舉個經典例子:給你一個隨機整數序列,比如 ,要你找出最長遞增子序列的長度。乍看簡單,但陷阱藏在細節裡—你得處理重複數字、負數,甚至空序列的邊界情況。我當初面試時就栽在這裡,花了半小時才悟出動態規劃的解法。
動態規劃是核心,但別死記硬背。關鍵在於定義狀態:設 dp 代表以第 i 個元素結尾的最長序列長度。遍歷序列時,對每個元素,往回找比它小的元素,更新 dp 值。時間複雜度 O(n²),空間 O(n)。用 Python 寫個簡化版:初始化 dp 陣列全為 1,雙層迴圈比較元素,如果 nums nums 且 dp dp + 1,就更新 dp。最後返回 max(dp)。實際面試中,他們會追問優化,比如能不能降到 O(n log n)?這時得用二分搜尋加貪心法,維護一個 tails 陣列,存放各長度序列的最小結尾值。
這類題目考的不只是代碼,更是思維縝密性。Akuna 的面試官愛挖坑,比如故意給個超大數據集,看你會不會考慮記憶體限制。我建議平時多刷 LeetCode 的「Longest Increasing Subsequence」變形題,但別光練—要模擬壓力環境,計時 20 分鐘內寫出無 bug 代碼。記得我第二次面試時,考官突然加問:「如果序列有浮點數,怎麼處理精度誤差?」當場傻眼,事後才懂他們在測試實務敏感度。
求職技巧方面,Akuna 的流程超硬核。簡歷是第一關,千萬別堆砌經歷—重點突出量化項目,比如用 Python 做過的時間序列預測,或 C++ 寫的高效能演算法。附上 GitHub 連結,放些乾淨的程式碼範例。面試準備上,行為問題反而容易忽略,他們常問:「描述一個你優化過演算法的案例。」回答時用 STAR 原則:情境、任務、行動、結果,記得量化成效,比如「將處理時間從 10 秒降到 0.5 秒」。
最後的心得:金融科技這行競爭激烈,Akuna 更是頂尖中的頂尖。失敗幾次很正常,我第一輪就被刷了,但每次面試都是學習。保持好奇心,多讀《Algorithm Design Manual》這類書,累積底層知識。求職不只是找工作,是打磨自己的過程。加油,各位量化戰士!
|